联系人:
所在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矿石逐渐向贫细杂的特点发展。
以石灰为主的高碱度或低碱度浮选是硫化矿浮选中最普遍的工艺,然而添加石灰的高碱工艺不利于伴生金银元素的回收,也不利于废水循环利用。
项目以铅锌、铜硫以及脆硫锑铅矿为研究对象,开发出自然pH下硫化矿浮选分离关键技术,提高伴生金银的回收率,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回收和硫化矿浮选清洁生产。
项目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晶体化学理论,查明了伴生金银在硫化矿物晶体结构中的赋存状态,建立了含金银硫化矿物电子结构与可浮性的关系,提出自然pH条件下有色金属硫化矿伴生金银的浮选原理和技术路线。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固体物理和微量热测试技术研究了水分子与硫化矿物表面作用的微观机制,建立了硫化矿物表面亲水和疏水作用模型,首次提出了浮选药剂、水分子与矿物表面作用的多维作用模型,发现了疏水矿物表面捕收剂的弱作用效应。
根据硫化铜矿物与黄铁矿表面疏水性差异,开发出与Z200弱捕收作用相匹配的抑制剂FY-121,在自然pH下实现了铜硫高效浮选分离,实现了Z200+石灰传统铜硫浮选分离技术的升级。
采用量子理论和前线轨道理论研究了脆硫锑铅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黄铁矿和铁闪锌矿的电子性质与可浮性的关系,首次建立了脆硫锑铅矿浮选原子活性模型,开发出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物选择性浮选分离技术,在自然pH下实现了脆硫锑铅矿的选择性浮选,提高了伴生银在铅锑精矿中的富集。
该技术采用3418A+丁铵黑药组合捕收剂有效实现了脆硫锑铅矿的捕收,采用D82高效抑制剂有效实现对铁闪锌矿、白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多矿物的抑制,代替了传统的石灰、硫酸锌和剧毒的氰化物,在自然pH下实现脆硫锑铅矿的浮选,提高了伴生金属的回收。
根据捕收剂和抑制剂相匹配作用原理,开发出含伴生金银铅锌矿自然pH值浮选技术,在无石灰条件下实现了铅锌浮选,显著提高了伴生金银回收率。
技术成果在广西高峰矿业有限公司、河池北香矿业有限公司、云南普洱慧鑫有限公司以及陕西华光实业有限公司获得工业应用,获得如下理想指标:1)铜硫矿分离:铜品位从12.77% 提高到15.94%,回收率提高了6.47%,硫精矿品位从35.16% 提高到47.35%。
2)脆硫锑铅矿分离:铅锑精矿品位从39.58% 提高到47.20%,锑回收率提高了5.07%,铅回收率提高了5.47%,伴生银回收率提高了7.8%,锌回收率提高了4.22%。
3)含高碳脆硫锑铅矿分离:铅锑精矿品位提高了10.06%,锑回收率提高了18.76%,银回收率提高了7.7%,铅锑精矿锌含量下降了5.13%,锌回收率提高4.80%。
4)含金银铅锌矿:铅的回收率提高8.02%,银回收率提高了21.33 %,金的回收率提高了25.32%。 技术经济指标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