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为基础应用类项目,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现代信号处理的交叉科学。
本项目针对国民经济关键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对于高精度、高可靠性时间同步的需求,研究高性能时间尺度算法,以及多模式时间同步和定时设备。
设备可以同时接收应用GPS、GLONASS、”北斗一号”卫星、”长河二号”系统的定时信号,并能够输出多种时间频率同步信号。
主要科技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连续、稳定的时间尺度往往需要多台原子钟来维持,时间尺度算法的实质就是协调组成时间尺度的原子钟的相互关系。经典原子时算法只能使时间尺度的长期稳定度达到最好,为了克服其不足,我们利用小波变换的”变焦”特性,把原子钟信号在不同的尺度分解,在不同的尺度提取不同的频率分量,分别用小波方差和小波熵来表征原子钟在不同频率分量的不同频率稳定度,据以对原子钟加权,这样既能考虑其长期稳定度,又能兼顾中期和短期稳定度。我们对该多尺度原子时算法进行了数学证明和大量的实验验证。
2、对小波多尺度融合中的小波基、小波层数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多尺度多模式定时方法以及信息融合方法的发展提供依据。
3、研究小波多尺度原子时的多种加权方法和权重选择策略,其中,根据熵理论和小波分析理论,提出对非平稳信号进行信息融合的小波熵多尺度加权方法,提高了时间尺度的稳定性。
4、时间同步设备是时间同步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特性直接决定着整个时间同步网络的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必要研制基于我国自主导航授时系统作为外部时间基准的数字同步网设备,降低对GPS的依赖,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能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时间统一服务。多模式组合定时设备科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用户要求向外播发多种不同格式和电平标准的同步信号,如1PPS、IRIG-B DC(靶场时间码)、NTP(网络授时)、2.048M 等信号。
本系统已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的验收,已应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准频率中心,移动通信集团、海军导航台、电厂等部门,能够为航空航天、雷达、通信、电力、广播电视、金融、证券、交通等领域提供高可靠、连续不间断的时间统一服务,应用前景广阔。
课题组在此领域发表论文60多篇,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引用350次,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已申请相关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SCI、EI收录论文28篇。培养研究生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