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属供电、配电、用电与电气化技术领域。
本项目发明了配电网小电流接地与短路故障自愈、智能终端等关键技术,开发智能终端装置,研究利用暂态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定位、基于分布式智能的短路故障保护及恢复、可实现配电网故障自愈的终端装置等配电网故障自愈关键技术以及实现的发明和创新点包括:
①发明了利用暂态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方法。改进了暂态模型与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暂态功率计算公式、基于暂态功率方向以及暂态电流波形比较的选线与定位方法。选线定位成功率>95%,不需附加一次设备,安全可靠、成本低,实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
②发明了基于分布式智能的短路故障快速自愈控制方法。提出了故障信号自同步式电流差动保护算法、动态拓扑自适应式快速故障隔离与供电恢复算法等。闭环网络故障差动保护时间<0.1s,开环网络短路故障隔离与恢复时间<1s,具有不需要专用通信通道、避免重复投资、能够动态适应配电网络拓扑的变化等优点。
③发明了支持故障自愈控制等高级应用的配电网智能终端装置。
突破了实时数据快速采集与通用访问接口、I/O模块扩展快速串行总线以及配电网络拓扑自动识别、通用通道中实时控制信息的快速传输、装置与应用软件的即插即用等关键技术支持基于终端之间对等通信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提供模块化硬件结构、PC机式软件开发环境,解决传统终端存在的功能单一、扩展性差、不满足智能配电网应用要求等问题。
发明的技术及其产品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铁路、石化、煤矿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已总计销售智能终端装置2.5万余台(套),销售额约6.3亿元,利税近2.5亿元。
项目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实现了配电网故障自愈技术的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获得较广泛的应用,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用户故障停电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