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标题一
这是第一段文字。
这是第二段文字。
标题二
这是第三段文字。
这是第四段文字。
标题三
这是第五段文字。
这是第六段文字。
标题四
这是第七段文字。
这是第八段文字。
标题五
这是第九段文字。
这是第十段文字。
项目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下,针对危险品公路运输在途实时监测的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经过7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
提出了基于多源关键监测点、车载实时处理中心及远程监控中心三位一体的危险品在途分级实时监测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运输过程中动态物理参数耦合效应的诱因关联式监测点布设方法,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的在途采集信息流分组递交及自适应分类映射传输机制;
研发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危险品在途监测软硬件系统,实现了车辆姿态、货物状态及环境状态的统一监测及异常事件自动判断;
研发了满足多种量程及精度需求的气液态危险品防爆抗腐蚀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国家防爆认证;
研发了基于异构参数特性的区域受限型车载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通过采样频率多尺度量化结合节点自主预判机制,实现了车载无线传感数据采集,同时通过车载终端对监测数据进行汇聚处理,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分析;
研发了一种软硬件可裁剪的车载嵌入式终端设备,该设备集成多种通讯方式,支持导航、通信、数据处理、告警等多种服务;
发明了一种双源自主切换的车载高可靠电源装置,采用电流控制型单端反激拓扑,实现了大负载下高精度双隔离输出,有效的保证了车载监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项目成果获得国家认证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学术论文53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46篇。
项目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在国内外得到大量应用,国内用户超过30家,并通过合作企业批量出口到美国、德国、瑞典等15个国家,形成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成果的应用,推动了我国危险品在途监测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