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随着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药残留所带来的诸多危害性已日趋严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项目是由厦门市科技局于2009年下达的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担的厦门市科技局“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计划”项目。
项目是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MWCNTs/Ppy涂层纤维,考察其对环境水样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萃取效率,建立了这些化合物的SPME-GC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环境水样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
高效、快速、简便的农残检测是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项目的研究工作合成并获得了对菊酯类农药有较好萃取效果的SPME萃取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PME所研制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等特点。
建立的菊酯类农残实验室SPME检测方法,对所选定的6种菊酯农药检测限范围为0.1-0.4 ng/mL,萃取时间 < 15 min,能够满足果蔬中菊酯类农残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要求,并减少分析测定成本。
成功研制了菊酯类农残的快速检测,仪器尺寸为30(W)-20(L)-15(H) cm,其功耗小于 20 W。
仪器对菊酯类农残的线性相应范围为0.01-0.1μg/mL。
建立了菊酯类农残的荧光检测方法及体系,并开展初步了产业化工作。所研制萃取纤维的热萃取效率、测定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耐溶剂性等性能均优于商品化的萃取纤维,国内外均无相关报道,属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方法本身具有高萃取效率,有利提高方法灵敏度外,还由于其萃取时间短,无需有机溶剂等特点,将大大减少分析过程的农残检测过程中样品处理时间,减少测定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明专利公开1项,发表了SCI收录论文5篇。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简便和快速菊酯类(总量)农残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等特点,对开展菊酯类农残的现场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市场和基层单位进行菊酯类(总量)农残现场速测提供手段和技术,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