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5327]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水解-好氧循环生物处理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水污染治理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610135258.8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厦门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特点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虽然已逐步应用于地表水及土壤的生物修复和生物处理领域,但是存在运行稳定性较差、易产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负荷能力小、厌氧硝化反应器易产生酸化及毒性抑制等问题。水解-好氧循环工艺放弃产甲烷阶段的目的在于仅利用厌氧过程中的水解和产酸脱氢阶段,将大量悬浮物水解成可溶性物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为易生物降解物质、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节省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将水解过程着眼于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强化“水解”与“好氧”两过程,充分利用水解、好氧微生物各自的优势,达到降解极限,使两种不同降解过程对废水的降解作用达到时空上的一体化,从而降低工业废水处理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快速有效地处理企业间歇排放的小流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二、技术成熟度
  已取得“水解-好氧循环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对苯二甲酸(PTA)废水”、“2,4-二氯苯酚(2,4-DCP)废水”、“聚乙二醇(PEG)废水”、“活性染料废水”、“淀粉废水”、“餐饮含油废水”小试的各项工艺运行参数、关键技术、优化条件、处理效果及降解特性。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有机废水厌氧-好氧循环一体化生物处理技术,ZL200610135258.8,2006”。
  三、应用范围
  本可应用于化工、印染、纺织、食品、机电、酿造、制药等行业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领域,提供一种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四、投产条件和预期经济效益
  可将化工、印染、纺织、食品、机电、酿造、制药等公司、工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厂区雨水回收利用,实现废水的良性循环。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联合合作,具体合作方式可商议。

  一、项目特点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虽然已逐步应用于地表水及土壤的生物修复和生物处理领域,但是存在运行稳定性较差、易产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负荷能力小、厌氧硝化反应器易产生酸化及毒性抑制等问题。水解-好氧循环工艺放弃产甲烷阶段的目的在于仅利用厌氧过程中的水解和产酸脱氢阶段,将大量悬浮物水解成可溶性物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为易生物降解物质、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节省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将水解过程着眼于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强化“水解”与“好氧”两过程,充分利用水解、好氧微生物各自的优势,达到降解极限,使两种不同降解过程对废水的降解作用达到时空上的一体化,从而降低工业废水处理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快速有效地处理企业间歇排放的小流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二、技术成熟度
  已取得“水解-好氧循环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对苯二甲酸(PTA)废水”、“2,4-二氯苯酚(2,4-DCP)废水”、“聚乙二醇(PEG)废水”、“活性染料废水”、“淀粉废水”、“餐饮含油废水”小试的各项工艺运行参数、关键技术、优化条件、处理效果及降解特性。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有机废水厌氧-好氧循环一体化生物处理技术,ZL200610135258.8,2006”。
  三、应用范围
  本可应用于化工、印染、纺织、食品、机电、酿造、制药等行业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领域,提供一种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四、投产条件和预期经济效益
  可将化工、印染、纺织、食品、机电、酿造、制药等公司、工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厂区雨水回收利用,实现废水的良性循环。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联合合作,具体合作方式可商议。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