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属于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发明内容是基于光电传感的监测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其主要目标是在传感网或物联网的感知层对温度、应力、应变、压强、振动等信息进行大范围、全分布式监测,在某些关键节点进行高精度三维监测,并尝试通过“分布式光纤传感和三维光电图像传感的技术发明”实践为赢得新兴物联网感知、监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项目组以光电传感为切入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大范围全分布式传感与关键节点的三维高精度传感相融合的物联网感知层传感模型;实现了长距离快速高分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图像三维重建的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和光信息传输控制与保障技术等三类关键技术发明,共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9项,获专利授权12项,在《Optics Letters》、《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光学学报》等发表论文109篇,形成了一套由感知层传感网络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平台构成的新技术体系。
基于上述技术发明,课题组研制开发了“基于布里渊散射的长距离快速温度/应变测量仪”、“海缆系统监测用相干光时域反射仪”、“海底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系统”和“智能光纤自动保护和智能网络配置管理系统”,已应用于国防、通讯、电力、交通等重要领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缆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军区司令部通信部、七三六八一部队、宝钢运输部马迹山港、上海凯波水下工程有限公司、嵊泗电力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长途电信传输局、南京熊猫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常州市万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计量检测站、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等单位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和三维光电图像传感关键技术成果开拓了此领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本领域研究专家的认可。以庄松林院士、明海教授等组成的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课题组研发的基于布里渊散射的长距离快速温度/应变测量仪“创新性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研发的海缆系统监测用相干光时域反射仪“具有创新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以张耀明院士、尹浩教授等组成的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课题组研发的海底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系统“在复合海缆断缆未断纤条件下的故障定位技术为国内外独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课题组研发的智能光纤自动保护和智能网络配置管理系统“具有创新性,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