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0183]地沟油及掺假油的鉴别方法寻求合作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食用油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zhaoxiaodong
进入空间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地沟油问题,是2011年公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在这一年里地沟油案件层出不穷,仅媒体公布的2011年公安机关破获的前十大地沟油案件中就现场查获地沟油大约2万吨,涉及金额约1.6亿元。尽管打击地沟油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所有的地沟油案件都是在生产环节破获的,一旦进入到流通领域,由于目前没有鉴定地沟油的特异性方法,执法部门也无法区分合格食用油与地沟油。为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8月,卫生部征集到北京、武汉、上海、陕西多家技术机构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并建立由13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先后对5种方法进行了论证。为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专家组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采集了多种精炼地沟油样本。然后按照不同比例,把地沟油和食用油进行混合,最终确定了20多个盲样,进行双盲实验。结果显示5种方法都没有办法有效的识别地沟油。 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棉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素B1、苯并芘、农药残留九项指标。这些指标一旦超标将直接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但是此检测标准存在以下问题:
(1)检测内容的不科学性
此标准主要检测的指标是对人体有害的组分,而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由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N0)、油酸甘油三酯(N1)、亚油酸甘油三酯(N2)、亚麻酸甘油三酯(N3)组成的混和物,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每种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含量也不相同。且不同种类食用油的市场价格差别很大,而以上强制性检测指标中不检测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比例,因此给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可能有许多造假者往价格高的油里面掺入价格低的油,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尽管从产品本身来说掺假油不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但却是违法行为。地沟油,特别是精炼的地沟油,可以很容易的通过以上九项指标的检测,此强制标准显得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检测地沟油中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含量,然后与正常食用油的比例相比较就有可能分辨出地沟油。
(2)无法确定未知的有害物质
以上标准只检测九项指标,但实际情况可能复杂得多。油脂先经过高温使用,然后在比较恶劣的环境(比如下水道)存放,到底生成了哪些物质?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了哪些不属于食用油本身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处?都是未知数。因此有必要建立更严格的检测标准,为执法部门打击地沟油违法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通过研究20种合格的食用油及10种不同的地沟油的区别,定义了三个地沟油特有的指标,对于所收集的10个纯地沟油样品可以100%的进行鉴别,对于合格油脂中掺入20%以上的地沟油也可以鉴别。同时用此方法测定北京某地区早餐点的炸油条用油,在不同的地方共采样10个,结果显示炸油条用油的品质不容乐观。
作为例子,此次研究共测定了6个花生油的脂肪酸三甘油酯的组成,其组成如下表
产品来源 N0(%) N1(%) N2(%) N3(%) 甘油二酯含量(%)
自制花生油 20.5 41.0 38.5 0 0.0
日生花生油 20.8 41.0 36.7 0 1.3
鲁花花生油 20.8 40.9 36.6 0 1.5
胡姬花花生油20.6 40.8 36.7 0 1.5
龙大花生油 19.5 41.2 36.5 0 2.5
福临门花生油19.5 41.5 36.2 0 2.6
注:以上数据的误差在5%以内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六种不同来源的花生油的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含量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每种油脂的四种脂肪酸含量有着特定的比例,只要是在一种油脂中掺入另一种油脂,脂肪酸的组成必将发生变化,因此用此数据很容易鉴别掺假的花生油,比以前的用颜色气味来鉴别的方法要科学的多。同时可以看到,龙大和福临门花生油的甘油二酯的含量比较高,这可能是生产工艺导致的,此数据可以作为生产厂家改善工艺减少甘油三酯的损失量的参考。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同时测定了,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橄榄油,芝麻油,菜籽油,稻米油,棕榈油,亚麻油,调和油,猪油,羊油,牛油等多种油脂中各种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比例,结果发现,每种油脂具有特定的比例。用这些比例作为标准,地沟油也很容易进行鉴别。当然对于地沟油来讲,成分复杂,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进行判定。
由于此方法开发的过程中,测试样品量较少(共测试了20个从超市中购买的合格食用油,10个地沟油,10个早餐摊炸油条用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需要增加测试样品量。即需要测定市场上所有的的食用油样品(100个左右),和进行更多的地沟油样品采集(最好100个以上)制定出更精确的标准后,在进行某一的地区的食用油质量检测工作(这一步采样量巨大)。
由于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想寻求相关的油脂生产企业或者地沟油利用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出更准确的方法,共同为国家打击地沟油,让百姓吃上放心油尽一份力量,同时我相信,如果此事情成功了,对贵企业将有积极的宣传作用,企业形象,企业的品牌价值,以及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的影响。
地沟油问题,是2011年公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在这一年里地沟油案件层出不穷,仅媒体公布的2011年公安机关破获的前十大地沟油案件中就现场查获地沟油大约2万吨,涉及金额约1.6亿元。尽管打击地沟油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所有的地沟油案件都是在生产环节破获的,一旦进入到流通领域,由于目前没有鉴定地沟油的特异性方法,执法部门也无法区分合格食用油与地沟油。为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8月,卫生部征集到北京、武汉、上海、陕西多家技术机构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并建立由13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先后对5种方法进行了论证。为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专家组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采集了多种精炼地沟油样本。然后按照不同比例,把地沟油和食用油进行混合,最终确定了20多个盲样,进行双盲实验。结果显示5种方法都没有办法有效的识别地沟油。 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棉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素B1、苯并芘、农药残留九项指标。这些指标一旦超标将直接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但是此检测标准存在以下问题:
(1)检测内容的不科学性
此标准主要检测的指标是对人体有害的组分,而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由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N0)、油酸甘油三酯(N1)、亚油酸甘油三酯(N2)、亚麻酸甘油三酯(N3)组成的混和物,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每种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含量也不相同。且不同种类食用油的市场价格差别很大,而以上强制性检测指标中不检测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比例,因此给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可能有许多造假者往价格高的油里面掺入价格低的油,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尽管从产品本身来说掺假油不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但却是违法行为。地沟油,特别是精炼的地沟油,可以很容易的通过以上九项指标的检测,此强制标准显得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检测地沟油中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含量,然后与正常食用油的比例相比较就有可能分辨出地沟油。
(2)无法确定未知的有害物质
以上标准只检测九项指标,但实际情况可能复杂得多。油脂先经过高温使用,然后在比较恶劣的环境(比如下水道)存放,到底生成了哪些物质?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了哪些不属于食用油本身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处?都是未知数。因此有必要建立更严格的检测标准,为执法部门打击地沟油违法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通过研究20种合格的食用油及10种不同的地沟油的区别,定义了三个地沟油特有的指标,对于所收集的10个纯地沟油样品可以100%的进行鉴别,对于合格油脂中掺入20%以上的地沟油也可以鉴别。同时用此方法测定北京某地区早餐点的炸油条用油,在不同的地方共采样10个,结果显示炸油条用油的品质不容乐观。
作为例子,此次研究共测定了6个花生油的脂肪酸三甘油酯的组成,其组成如下表
产品来源 N0(%) N1(%) N2(%) N3(%) 甘油二酯含量(%)
自制花生油 20.5 41.0 38.5 0 0.0
日生花生油 20.8 41.0 36.7 0 1.3
鲁花花生油 20.8 40.9 36.6 0 1.5
胡姬花花生油20.6 40.8 36.7 0 1.5
龙大花生油 19.5 41.2 36.5 0 2.5
福临门花生油19.5 41.5 36.2 0 2.6
注:以上数据的误差在5%以内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六种不同来源的花生油的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含量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每种油脂的四种脂肪酸含量有着特定的比例,只要是在一种油脂中掺入另一种油脂,脂肪酸的组成必将发生变化,因此用此数据很容易鉴别掺假的花生油,比以前的用颜色气味来鉴别的方法要科学的多。同时可以看到,龙大和福临门花生油的甘油二酯的含量比较高,这可能是生产工艺导致的,此数据可以作为生产厂家改善工艺减少甘油三酯的损失量的参考。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同时测定了,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橄榄油,芝麻油,菜籽油,稻米油,棕榈油,亚麻油,调和油,猪油,羊油,牛油等多种油脂中各种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比例,结果发现,每种油脂具有特定的比例。用这些比例作为标准,地沟油也很容易进行鉴别。当然对于地沟油来讲,成分复杂,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进行判定。
由于此方法开发的过程中,测试样品量较少(共测试了20个从超市中购买的合格食用油,10个地沟油,10个早餐摊炸油条用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需要增加测试样品量。即需要测定市场上所有的的食用油样品(100个左右),和进行更多的地沟油样品采集(最好100个以上)制定出更精确的标准后,在进行某一的地区的食用油质量检测工作(这一步采样量巨大)。
由于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想寻求相关的油脂生产企业或者地沟油利用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出更准确的方法,共同为国家打击地沟油,让百姓吃上放心油尽一份力量,同时我相信,如果此事情成功了,对贵企业将有积极的宣传作用,企业形象,企业的品牌价值,以及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