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66392]壮族和傣族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中药、天然药物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民族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富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医药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服务能力不强。本项目针对我国壮药和傣药普遍存在的系统整理缺乏、应用基础研究及标准化工作薄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系统进行资源调查鉴定与整理研究。对壮药、傣药进行了实地调查鉴定与品种分类整理研究。对400种特色傣药材进行实地图片拍摄并收集傣医的单验秘方1000多个;并以壮医药理论为指导,将实地调研的350种特色壮药按壮医药理论进行了分类整理,建立了民族医药数据库,实行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2.构建了天然产物分子库。通过对铁包金、榼藤子等22种临床疗效确切的壮药和傣药的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了358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76个,其结构类型新颖,涉及到异黄酮、口山酮、木脂素、苯丙素、甾体、皂苷及生物碱等,丰富了天然产物化学的结构多样性,构建了多个结构类型多变的分子库。 3.阐明民族药物的作用机理。通过多种药理活性筛选,发现了12个化合物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从而为创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质量标准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以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为生物学背景,提出了以民族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为参照,将其成分(组合)的效应与原药物本身的效应作比较,寻求能替代产生原药物本身效应的化学成分(组合)作为研发新药的先导物这一新的方法学的基本原则。还研究了榼藤子总皂苷降血糖、铁包金总黄酮、五叶山小桔生物碱抗肿瘤的作用机理。 4.研究制订民族药材标准。以民族药活性成分研究为基础,应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光谱色谱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报道了特色壮、傣药的鉴定与质量分析方法。修订了壮药材标准4个,收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参与制订傣药材标准104个,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傣族药分册(2005),通过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使得广大民族地区的炮制加工、制药生产企业及临床机构有了法定的药材鉴定依据。 5.药物研发与技术升级改造。在民族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对香果健消胶囊进行了研究开发并已获新药证书,完成了壮药排毒胶囊、肝舒胶囊、痛风立安胶囊、扶正胶囊、筋痛贴等5个国内首批壮药医院制剂的注册申请及灯盏花素注射液、七味解毒活血膏、消结安胶囊和消结安口服液4个针对民族医优势病种的药品技术升级改造,大大推进了民族医药产业化进程。 本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其中SCI收录31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新产品6个。研究成果分别被广西壮医医院、广西盈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良方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玉溪望子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及广西25家中医(民族医)医院等单位应用,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富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医药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服务能力不强。本项目针对我国壮药和傣药普遍存在的系统整理缺乏、应用基础研究及标准化工作薄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系统进行资源调查鉴定与整理研究。对壮药、傣药进行了实地调查鉴定与品种分类整理研究。对400种特色傣药材进行实地图片拍摄并收集傣医的单验秘方1000多个;并以壮医药理论为指导,将实地调研的350种特色壮药按壮医药理论进行了分类整理,建立了民族医药数据库,实行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2.构建了天然产物分子库。通过对铁包金、榼藤子等22种临床疗效确切的壮药和傣药的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了358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76个,其结构类型新颖,涉及到异黄酮、口山酮、木脂素、苯丙素、甾体、皂苷及生物碱等,丰富了天然产物化学的结构多样性,构建了多个结构类型多变的分子库。 3.阐明民族药物的作用机理。通过多种药理活性筛选,发现了12个化合物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从而为创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质量标准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以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为生物学背景,提出了以民族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为参照,将其成分(组合)的效应与原药物本身的效应作比较,寻求能替代产生原药物本身效应的化学成分(组合)作为研发新药的先导物这一新的方法学的基本原则。还研究了榼藤子总皂苷降血糖、铁包金总黄酮、五叶山小桔生物碱抗肿瘤的作用机理。 4.研究制订民族药材标准。以民族药活性成分研究为基础,应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光谱色谱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报道了特色壮、傣药的鉴定与质量分析方法。修订了壮药材标准4个,收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参与制订傣药材标准104个,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傣族药分册(2005),通过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使得广大民族地区的炮制加工、制药生产企业及临床机构有了法定的药材鉴定依据。 5.药物研发与技术升级改造。在民族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对香果健消胶囊进行了研究开发并已获新药证书,完成了壮药排毒胶囊、肝舒胶囊、痛风立安胶囊、扶正胶囊、筋痛贴等5个国内首批壮药医院制剂的注册申请及灯盏花素注射液、七味解毒活血膏、消结安胶囊和消结安口服液4个针对民族医优势病种的药品技术升级改造,大大推进了民族医药产业化进程。 本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其中SCI收录31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新产品6个。研究成果分别被广西壮医医院、广西盈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良方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玉溪望子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及广西25家中医(民族医)医院等单位应用,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