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57345]中药材可持续更新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中药、天然药物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重点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2种道地中药材—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种群更新规律、种群年龄结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对种群更新的贡献、不同生境条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不同采收时期和采收强度对朝鲜淫羊藿种群更新的影响,阐明了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和种群年龄结构,提出了朝鲜淫羊藿个体年龄的鉴别方法,建立的刺五加种群静态生命表、种群增长模型、种群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和单株产量预测模型,分析了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不同构件生物量关系,提出了朝鲜淫羊藿的最佳生态采收期和最大持续采收量,对刺五加种群最大年允收量进行预测。具体如下:(1)初步阐明了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野生种群的生态适宜性,蒙古栎林是2个种的最适宜生境,为进行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的野生抚育和仿生态栽培选择适宜生境和林分类型提供了依据;(2)阐明了朝鲜淫羊藿和刺五加野生种群的更新规律,以及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对种群更新的贡献,建立了不同生境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种群年龄结构谱。(3)建立了刺五加单株产量预测模型,可通过株高与径级简便计算出种群资源产量,而不需采取收获法,即可节省人力,也减少了抽样中资源的破坏。(4)建立了刺五加最大持续产量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可根据种群密度参数和单株产量预测模型决策不同规模刺五加种群的年最大允收量,最后模拟结果证明该模型有较高决策准确性。(5)刺五加年最大允收量决策结果表明,蒙古栎林下刺五加适宜采收,最大采收量109.21g/m^2,按采大留小计为2~3株/m^2,而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不宜采收利用。(6)开展了朝鲜淫羊藿种群最佳采收时间和最佳采收量研究,根据其根茎潜伏芽和一龄根茎形成和发育规律研究,提出朝鲜淫羊藿种群的最大可持续采收量为种群密度的30﹪,最佳采收时间为8月末以后。二、应用前景许多地区林下资源经营管理权已开始承包到企业或个人,政府、企业和个人对重要资源能否得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也十分关注,但尚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该项目成果可应用于:(1)政府中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决策部门;(2)林业企业林下资源生产管理部门;(3)从事中药材资源生产的山林承包者。另外,该项目的继续深入研究将为其它野生中药资源种群更新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并结合野生抚育和仿生态栽培,为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模式。
一、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重点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2种道地中药材—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种群更新规律、种群年龄结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对种群更新的贡献、不同生境条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不同采收时期和采收强度对朝鲜淫羊藿种群更新的影响,阐明了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和种群年龄结构,提出了朝鲜淫羊藿个体年龄的鉴别方法,建立的刺五加种群静态生命表、种群增长模型、种群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和单株产量预测模型,分析了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不同构件生物量关系,提出了朝鲜淫羊藿的最佳生态采收期和最大持续采收量,对刺五加种群最大年允收量进行预测。具体如下:(1)初步阐明了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野生种群的生态适宜性,蒙古栎林是2个种的最适宜生境,为进行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的野生抚育和仿生态栽培选择适宜生境和林分类型提供了依据;(2)阐明了朝鲜淫羊藿和刺五加野生种群的更新规律,以及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对种群更新的贡献,建立了不同生境刺五加和朝鲜淫羊藿种群年龄结构谱。(3)建立了刺五加单株产量预测模型,可通过株高与径级简便计算出种群资源产量,而不需采取收获法,即可节省人力,也减少了抽样中资源的破坏。(4)建立了刺五加最大持续产量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可根据种群密度参数和单株产量预测模型决策不同规模刺五加种群的年最大允收量,最后模拟结果证明该模型有较高决策准确性。(5)刺五加年最大允收量决策结果表明,蒙古栎林下刺五加适宜采收,最大采收量109.21g/m^2,按采大留小计为2~3株/m^2,而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不宜采收利用。(6)开展了朝鲜淫羊藿种群最佳采收时间和最佳采收量研究,根据其根茎潜伏芽和一龄根茎形成和发育规律研究,提出朝鲜淫羊藿种群的最大可持续采收量为种群密度的30﹪,最佳采收时间为8月末以后。二、应用前景许多地区林下资源经营管理权已开始承包到企业或个人,政府、企业和个人对重要资源能否得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也十分关注,但尚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该项目成果可应用于:(1)政府中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决策部门;(2)林业企业林下资源生产管理部门;(3)从事中药材资源生产的山林承包者。另外,该项目的继续深入研究将为其它野生中药资源种群更新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并结合野生抚育和仿生态栽培,为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模式。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