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高海拔、高寒、缺氧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牛种,是唯一能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牛种。中国是世界牦牛的主产国,总数超过1500万头,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甘肃等。牦牛出栏量不到普通牛肉的1/50,猪肉的1/600,全球平均6000人拥有一头牦牛,显得极其稀少、珍贵。牦牛的养殖以牧民放牧式散养为主。但随着人们对牦牛肉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牦牛肉质量的要求的提高,适度规模化的牦牛集中养殖是发展趋势。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是规模化养殖的重要保障。此外,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引起的疾病牦牛中普遍发生,不易预防,尤其是冬春季,对犊牛存活、犊牛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藏区对动物疫病的防御水平普遍落后,各种监测手段缺乏,往往不能针对病原施加准确、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因此,调查牦牛病原流行情况及规律,开展牦牛主要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研究,建立牦牛疫病监测体系,有助于保障牦牛健康和牦牛产品安全,推动牦牛产业的发展。 为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承担了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牦牛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联合开展了牦牛集中化育肥过程中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包括:四川地区牦牛主要疫病原调查、细菌耐药性调查、适度规模化牦牛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制订了四川省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2篇。 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 (1)探明了2013年-2017年我省藏区牦牛养殖场的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种类。(所属学科:兽医学) (2)首次完成了2013年-2017年牦牛源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1型2型整合子调查。(所属学科:兽医学) (3)开展了牦牛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驱虫程序研究,并结合病原调查、耐药性调查结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了四川省地方标准《适度规模化牦牛养殖疫病防控规范》。(所属学科:兽医学)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高海拔、高寒、缺氧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牛种,是唯一能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牛种。中国是世界牦牛的主产国,总数超过1500万头,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甘肃等。牦牛出栏量不到普通牛肉的1/50,猪肉的1/600,全球平均6000人拥有一头牦牛,显得极其稀少、珍贵。牦牛的养殖以牧民放牧式散养为主。但随着人们对牦牛肉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牦牛肉质量的要求的提高,适度规模化的牦牛集中养殖是发展趋势。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是规模化养殖的重要保障。此外,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引起的疾病牦牛中普遍发生,不易预防,尤其是冬春季,对犊牛存活、犊牛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藏区对动物疫病的防御水平普遍落后,各种监测手段缺乏,往往不能针对病原施加准确、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因此,调查牦牛病原流行情况及规律,开展牦牛主要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研究,建立牦牛疫病监测体系,有助于保障牦牛健康和牦牛产品安全,推动牦牛产业的发展。 为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承担了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牦牛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联合开展了牦牛集中化育肥过程中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包括:四川地区牦牛主要疫病原调查、细菌耐药性调查、适度规模化牦牛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制订了四川省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2篇。 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 (1)探明了2013年-2017年我省藏区牦牛养殖场的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种类。(所属学科:兽医学) (2)首次完成了2013年-2017年牦牛源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1型2型整合子调查。(所属学科:兽医学) (3)开展了牦牛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驱虫程序研究,并结合病原调查、耐药性调查结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了四川省地方标准《适度规模化牦牛养殖疫病防控规范》。(所属学科:兽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