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29031]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要素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甘肃农业大学承担的“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要素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No. 201203041)为兰州大学主持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草原鼠害(布氏田鼠、鼢鼠、高原鼠兔)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的专题之一。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本项目在甘肃项目区实施,主要研究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与之相关的植被、土壤以及气象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查明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几个关键因子并找出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并发现草地退化与高原鼢鼠鼠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弱化或恶化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指标,达到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的防治策略。 3、主要论点与论据 (1)根据不同高原鼢鼠危害密度,设立不同的密度梯度水平。在每个水平下,每月调查植物种类组成、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植被盖度和高度。探明了植物群落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适合度的相关关系。 (2)根据不同高原鼢鼠危害密度,设立不同的密度梯度水平。设立土壤温湿度监测点,记录高原鼢鼠活动区土壤温湿度变化。研究了土壤基质以及温湿度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适合度的关系。 (3)根据不同高原鼢鼠危害密度,调查不同地形条件下,高原鼢鼠的分布、密度与地貌、坡向和坡位之间的关系。查明了地形条件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适合度的关系。 (4)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年度随机调查高原鼢鼠危害程度及害鼠密度,收集当地气象数据,分析了气象要素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相关关系。 (5)根据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不同要素,研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栖息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4、创见与创新 (1)明晰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导因素 本项目通过对3个尺度下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要素的研究,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比较全面的探究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要素。研究结果发现土壤紧实度是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首要要素,食物资源次之。此研究结果很好的解释了对过度放牧引起土壤紧实度增加,导致高原鼢鼠离开原有栖息地,最终导致危害区蔓延的原因。 (2)高原鼢鼠无损伤活捕技术 高原鼢鼠栖息于地下,难以观察导致研究难度增加。本项目自主研发高原鼢鼠无损伤活捕笼,成功实现了无损伤活捕,为开展标记重捕、无线追踪等研究奠定基础。 (3)无线电追踪技术 在多次尝试不同无线电发射器的基础上,最终选定英国Biotrack公司生产的无线发射器(Biotrack Ag357),Sika接收机和Yagi天线,实现了高原鼢鼠的活动节律和巢域的无线电遥监测,对进一步了解高原鼢鼠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空间资源的利用格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高原鼢鼠危害评价的调查面积修正 目前农业部草原植保手册规定的样方为面积0.25平方米。但在本团队研究中,发现在大于75×75m的取样面积下,新鼠丘和半新鼠丘面积占调查样地面积比例趋于稳定。因此,在调查高原鼢鼠危害的取样面积应该大于75×75m。 (5)借鉴RTK技术开展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要素研究 采用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开展鼠丘数量及分布调查。可以高效、准确地反映高原鼢鼠鼠丘时空动态变化,同时结合ARCGIS技术,为研究高原鼢鼠栖息地利用和选择提供科学手段。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1)经济效益:课题实施5年以来,项目示范区内高原鼢鼠鼠害密度降低25%,草地产草量提高15%,农牧民户均年增收2500元。 (2)社会效益:建立甘肃项目区高原鼢鼠区生态控制与草地合理利用技术体系,通过采用“科研+基层推广机构+基地+农户”方式建立产学研机制,对农牧民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广无公害高原鼢鼠控制技术。 (3)生态效益:本项目通过研究发现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导因素和扩散的性别、时间和方式。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选择适宜的捕鼠时间、确定科学的控制方式等奠定了基础。 (4)科研的推广问题 本项目实施之初,课题组就面临牧户之间的交流协商问题,因为牧民对鼠害的危害评价并没有概念,这导致在项目实施之初进展并不是很顺利。本项目研究人员积极组织当地牧民参加培训,对鼠害防治的概念进行讲解,因此在研究区受到当地牧民的大力支持。 (5)经费问题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下拨较迟,一般在每年6-7月份才能拨付。2016年尤为迟缓,在9月份才拨付到位。导致本年度工作开展较缓慢,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6、历年获奖情况 项目负责人花立民教授于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5年获得中国草学会草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特聘为飞天学者。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甘肃农业大学承担的“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要素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No. 201203041)为兰州大学主持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草原鼠害(布氏田鼠、鼢鼠、高原鼠兔)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的专题之一。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本项目在甘肃项目区实施,主要研究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与之相关的植被、土壤以及气象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查明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几个关键因子并找出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并发现草地退化与高原鼢鼠鼠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弱化或恶化高原鼢鼠生境适合度指标,达到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的防治策略。 3、主要论点与论据 (1)根据不同高原鼢鼠危害密度,设立不同的密度梯度水平。在每个水平下,每月调查植物种类组成、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植被盖度和高度。探明了植物群落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适合度的相关关系。 (2)根据不同高原鼢鼠危害密度,设立不同的密度梯度水平。设立土壤温湿度监测点,记录高原鼢鼠活动区土壤温湿度变化。研究了土壤基质以及温湿度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适合度的关系。 (3)根据不同高原鼢鼠危害密度,调查不同地形条件下,高原鼢鼠的分布、密度与地貌、坡向和坡位之间的关系。查明了地形条件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适合度的关系。 (4)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年度随机调查高原鼢鼠危害程度及害鼠密度,收集当地气象数据,分析了气象要素与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相关关系。 (5)根据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不同要素,研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栖息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4、创见与创新 (1)明晰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导因素 本项目通过对3个尺度下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要素的研究,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比较全面的探究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要素。研究结果发现土壤紧实度是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首要要素,食物资源次之。此研究结果很好的解释了对过度放牧引起土壤紧实度增加,导致高原鼢鼠离开原有栖息地,最终导致危害区蔓延的原因。 (2)高原鼢鼠无损伤活捕技术 高原鼢鼠栖息于地下,难以观察导致研究难度增加。本项目自主研发高原鼢鼠无损伤活捕笼,成功实现了无损伤活捕,为开展标记重捕、无线追踪等研究奠定基础。 (3)无线电追踪技术 在多次尝试不同无线电发射器的基础上,最终选定英国Biotrack公司生产的无线发射器(Biotrack Ag357),Sika接收机和Yagi天线,实现了高原鼢鼠的活动节律和巢域的无线电遥监测,对进一步了解高原鼢鼠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空间资源的利用格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高原鼢鼠危害评价的调查面积修正 目前农业部草原植保手册规定的样方为面积0.25平方米。但在本团队研究中,发现在大于75×75m的取样面积下,新鼠丘和半新鼠丘面积占调查样地面积比例趋于稳定。因此,在调查高原鼢鼠危害的取样面积应该大于75×75m。 (5)借鉴RTK技术开展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要素研究 采用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开展鼠丘数量及分布调查。可以高效、准确地反映高原鼢鼠鼠丘时空动态变化,同时结合ARCGIS技术,为研究高原鼢鼠栖息地利用和选择提供科学手段。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1)经济效益:课题实施5年以来,项目示范区内高原鼢鼠鼠害密度降低25%,草地产草量提高15%,农牧民户均年增收2500元。 (2)社会效益:建立甘肃项目区高原鼢鼠区生态控制与草地合理利用技术体系,通过采用“科研+基层推广机构+基地+农户”方式建立产学研机制,对农牧民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广无公害高原鼢鼠控制技术。 (3)生态效益:本项目通过研究发现了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导因素和扩散的性别、时间和方式。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选择适宜的捕鼠时间、确定科学的控制方式等奠定了基础。 (4)科研的推广问题 本项目实施之初,课题组就面临牧户之间的交流协商问题,因为牧民对鼠害的危害评价并没有概念,这导致在项目实施之初进展并不是很顺利。本项目研究人员积极组织当地牧民参加培训,对鼠害防治的概念进行讲解,因此在研究区受到当地牧民的大力支持。 (5)经费问题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下拨较迟,一般在每年6-7月份才能拨付。2016年尤为迟缓,在9月份才拨付到位。导致本年度工作开展较缓慢,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6、历年获奖情况 项目负责人花立民教授于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5年获得中国草学会草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特聘为飞天学者。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