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经血宁胶囊是由白背叶、扶芳藤等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中草药提取而制成的中成药(国药准字B20020057)。该药原采用水提取工艺,质量标准只定性不定量,不符合现代中药产品质量要求,为了提高该药品工艺和质量,我们于2006年提出了“经血宁胶囊工艺和质量研究”课题,对经血家胶囊的工艺进行改进,提升了该药的质量标准,并进行了相关药效学研究,申请并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开发”子课题(2006BAI06A18-14)。 本研究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及凝胶Sephadex-LH20等技术,从该药所用药材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并运用波谱学技术(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建立了经血宁胶囊中药成分的指纹图谱,还进行了扶芳藤真伪品的RP-HPLC鉴别。将原水提取方法改用乙醇提取法,通过多因素筛选法,确定了该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包括溶剂浓度、溶剂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经血宁胶囊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有利于生产中产品质量的控制。经血宁胶囊的药效学研究:发现正丁醇部位较其他部位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较强,且重复性较好,该部位为最佳有效止血部位,具有: ①缩短CT、TT和PRT的作用; ②对家兔主动脉血管和家兔离体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 ③可减少药物性流产大鼠宫血的总量,增加药物性流产大鼠血清AngⅡ、PGF2a含量。其止血作用机制可能与收缩血管和增加PGF2a和AngⅡ含量有关。与该药原剂型平行对比研究显示,经血宁醇提物优于水提物。且毒理学研究表明,该药毒性较小,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安全用药剂量应为19.8g生药/kg以下。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①以往止血中成药大多采用薄层层析方法,质量标准以定性为主。 本研究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两种方法结合,并运用了波谱学技术(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鉴定药材药品的结构。 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建立了经血宁胶囊中药成分的指纹图谱及扶芳藤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建立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药品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③同类止血中成药主要作用是凝血,经血宁胶囊除凝血作用显著外,尚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④同类止血中药大多都用于妇科各种出血症,经血宁胶囊适应症较广,可用于妇科各种出血,也可以用于消化道出血。成果创新性、先进性在于: ① 该研究运用了波谱学技术,建立了药材的标准对照品。 ②从药材中分离得到的19个化合物,有8种黄酮类化合物,1种新化合物,12种化合物为首次从两药材中分离得到。 ③以往结合药理活性筛选中药有效部位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以此方法确定了经血宁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 ④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建立经血宁胶囊中药的指纹图谱及扶芳藤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 本研究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通过课题实施,培养了6名研究生,均取得了硕士学位。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经血宁胶囊是由白背叶、扶芳藤等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中草药提取而制成的中成药(国药准字B20020057)。该药原采用水提取工艺,质量标准只定性不定量,不符合现代中药产品质量要求,为了提高该药品工艺和质量,我们于2006年提出了“经血宁胶囊工艺和质量研究”课题,对经血家胶囊的工艺进行改进,提升了该药的质量标准,并进行了相关药效学研究,申请并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开发”子课题(2006BAI06A18-14)。 本研究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及凝胶Sephadex-LH20等技术,从该药所用药材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并运用波谱学技术(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建立了经血宁胶囊中药成分的指纹图谱,还进行了扶芳藤真伪品的RP-HPLC鉴别。将原水提取方法改用乙醇提取法,通过多因素筛选法,确定了该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包括溶剂浓度、溶剂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经血宁胶囊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有利于生产中产品质量的控制。经血宁胶囊的药效学研究:发现正丁醇部位较其他部位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较强,且重复性较好,该部位为最佳有效止血部位,具有: ①缩短CT、TT和PRT的作用; ②对家兔主动脉血管和家兔离体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 ③可减少药物性流产大鼠宫血的总量,增加药物性流产大鼠血清AngⅡ、PGF2a含量。其止血作用机制可能与收缩血管和增加PGF2a和AngⅡ含量有关。与该药原剂型平行对比研究显示,经血宁醇提物优于水提物。且毒理学研究表明,该药毒性较小,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安全用药剂量应为19.8g生药/kg以下。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①以往止血中成药大多采用薄层层析方法,质量标准以定性为主。 本研究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两种方法结合,并运用了波谱学技术(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鉴定药材药品的结构。 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建立了经血宁胶囊中药成分的指纹图谱及扶芳藤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建立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药品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③同类止血中成药主要作用是凝血,经血宁胶囊除凝血作用显著外,尚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④同类止血中药大多都用于妇科各种出血症,经血宁胶囊适应症较广,可用于妇科各种出血,也可以用于消化道出血。成果创新性、先进性在于: ① 该研究运用了波谱学技术,建立了药材的标准对照品。 ②从药材中分离得到的19个化合物,有8种黄酮类化合物,1种新化合物,12种化合物为首次从两药材中分离得到。 ③以往结合药理活性筛选中药有效部位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以此方法确定了经血宁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 ④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建立经血宁胶囊中药的指纹图谱及扶芳藤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 本研究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通过课题实施,培养了6名研究生,均取得了硕士学位。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