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19092]长春配套系猪选育和利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ERROR (115, 38): Message=Function isnullorempty is not defined,Source=volt,StackTrace= 在 Igs.Hcms.Volt.VoltEngine.EvalExpression(Expression exp),TargetSite=System.Object EvalExpression(Igs.Hcms.Volt.Tokens.Expression)]

联系人:

[ERROR (137, 38): Message=Function isnullorempty is not defined,Source=volt,StackTrace= 在 Igs.Hcms.Volt.VoltEngine.EvalExpression(Expression exp),TargetSite=System.Object EvalExpression(Igs.Hcms.Volt.Tokens.Expression)] [ERROR (145, 38): Message=Function isnullorempty is not defined,Source=volt,StackTrace= 在 Igs.Hcms.Volt.VoltEngine.EvalExpression(Expression exp),TargetSite=System.Object EvalExpression(Igs.Hcms.Volt.Tokens.Expression)]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和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世界猪种选育已由过去培育单一的品种(系),发展到培育杂交配套系。国外大量配套系种猪进入中国,它促进了中国养猪生产的发展,又使中国猪种资源受到极大冲击。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充分利用国外猪种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优点,利用中国猪种抗病适应性强、产仔数高、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的特性,培育中国配套系猪,促进中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保护中国猪种资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999年、2001年,总后军需部、吉林省科技厅、长春市科技局下达了以军牧1号白猪为母系,大约克夏、杜洛克为父系,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筛选测定的科研任务,确定了以军牧1号白猪为母系、大约克夏猪为父系的二系配套系选育群。通过对母系、父系选育群3~4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吉长配套系猪(最初拟名为长春配套猪)已基本达到了育种目标。  一、选育目标  经过杂交配合力测定筛选,确定杂交配套系种猪两系或三系配套选育群。母系猪群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8~10头,经产母猪窝产仔10~12头;生长肥育期180日龄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2kg以下,90kg体重屠宰时,胴体瘦肉率达60%以上,肉质良好。  父系猪群母猪平均窝产仔7~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9~10头;生长肥育期170日龄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90kg体重屠宰时,胴体瘦肉率达62%以上。  优质杂交商品猪生长肥育期175日龄以下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90kg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达60%以上,肉质良好。  二、杂交配套筛选  国外猪种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但要求饲料及饲养环境条件高,母猪产仔数低、繁殖性能低、肉质欠佳;而中国猪抗病适应性强,母猪产仔数多、繁殖性能强、肉质优良。以国内猪种为母本,国外猪种为父本,通过利用杂交优势和基因互补,培育新品种和杂交商品猪生产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和育种的成功经验。  根据育种场生产实际,确定以新育成品种军牧1号白猪为母本,国外品种大约克夏、杜洛克为父本,通过二元、三元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筛选测定,确定配套系选育群组成方式。  1.不同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测定  经过约军、杜约军、杜长大三种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测定,其日增重分别为752克、740克、756克,杜长大、杜约军三元杂种略高于约军二元杂种,差异不显著。三种杂交猪胴体瘦肉率均在60%以上,肉质良好,差异不显著。但杜约军后代出现一定数量的黑斑、棕斑及花斑,饲养户不欢迎。  2.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测定  为了准确确定母猪繁殖性能,我们测定了不同品种母猪及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经测定:军牧1号、大约克夏、约军二元母猪的产活仔数分别为10.64头、10.77头、10.80头,差异不显著,均高于杜洛克8.32头,差异显著。但是,军牧1号母猪哺育力(21日龄窝重43.54kg,断奶窝重120.32kg),明显高于大约克夏(41.10kg、94.50kg)及二元母猪(40.03kg、102.32kg),这进一步证实了军牧1号白猪抗病耐粗放性,明显优于国外猪种。  根据育种场规模条件,经综合评价分析,确定以军牧1号白猪为母系,大约克夏为父系采用两系配套方式组建配套系选育群。  三、选育基础群组建与群体继代选育  母系选育基础群以军牧1号白猪的三个品系核心群(每个品系存栏基础母猪120头,公猪8头),作为吉长配套系猪的母系选育基础群。  父系选育基础以农安华龙种猪场购入的加系大约克夏(8头公猪、32头母猪),作为吉长配套系猪的父系选育基础群。  群体继代选育所费时间少,可最大限度地缩短世代间隔。为防止近交衰退,控制群体近交系数,我们将每个系(群)继代群的8头公猪和40头母猪分别构成4个家系,每个家系有2头公猪和10头母猪构成。下一世代的公猪从该公猪家系的后代中选留。下一世代母猪在各家系依次循环交替,有效地控制了群体近交系数。母系和父系群体的近交系均控制在8%~12%之内,避免发生近交衰退现象。  四、选种方法  选种的关键是选准。由于猪的生长速度(日增重)、胴体瘦肉率都是高遗传力性状,进行个体选择即可获得较好的选择反应和较快的遗传进展。同时,活体背膘、体尺外貌与胴体瘦肉率呈强相关。因此,我们把生长速度(日增重)、活体背膘、外貌评分作为主选性状,在断奶、四月龄、六月龄,重点在断奶和六月龄进行选择。  断奶阶段重点从大窝中选留重大的个体,以提高生长速度,使窝产仔数逐代有所增加。同时,在体型外貌方面重点选择臀部突出的个体,以突出配套系猪的特点。六月龄是选择的关键。根据供选个体测定数据,将日增重(P1、h12=0.35、W1=0.4),活体背膘(P2、h22=0.5、W2=0.3),外貌评分(P3、h32=0.4、W3=0.3)组成综合选择指数,按个体指数值的大小进行选留。另外,为了保持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产仔数、哺乳力),我们一方面注意从大窝中选留大的个体,窝成活5头以下的所有母猪个体不留种,客观上选留了母猪泌乳性能。另一方面,按家系选择产仔数,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保证了母猪繁殖性能。  五、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  选种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选种方法的准确性,选种方法的准确性又直接受度量方法和测试手段的影响。因此,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是保证选种效果的关键。  1.PCR一步法检测猪RYRI基因  猪应激敏感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隐性纯合状态下易出现应激死亡、肉质变劣;但该基因对猪的肌肉增长和瘦肉率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猪应激敏感基因是当前困扰世界瘦肉型猪育种的一个难题。  为了保证配套系猪猪肉品质,在父系、母系选育过程中,坚持对猪群进行应激敏感基因检测,并建立了简单、廉价、准确的检测猪应激敏感基因的PCR一步检测法。  2.超声波测膘手段的利用  猪的胴体瘦肉率是瘦肉型猪十分重要的经济性状,也是一个对种猪不能直接测定性状。通过选择与瘦肉率相关的性状来提高种猪瘦肉率,是当前选种的一个主要方法。其中背膘是与瘦肉率呈强相关的性状,背膘越薄,瘦肉率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利用超声波进行活体测膘成为一项广泛利用的测试手段。我们坚持对各世代6月龄猪群进行超声波活体测膘,保证了选育效果。  3.综合选择指数  种猪选择提高的性状主要有生长速度(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由于猪胴体瘦肉率不能直接度量,一般通过选择与其存在强相关的性状(背膘、体长、臀围)来提高种猪瘦肉率。这样,6月龄后备猪选择性状有:日增重、活体背膘、外貌评分。为了保证选择效果,我们将这三个主选性状,进行了综合指数选择。  根据日增重(P1)、活体背膘厚(P2)、个体外貌评分(P3)的遗传力分别为:h12=0.35、h22=0.50、h32=0.40,其经济重要性分别为:W1=0.4、W2=0.3,W3=0.3,其综合选择指数为:按个体综合指数值的大小选留后备猪。  六、选育结果  1.体型外貌  吉长配套系猪父系被毛白色,无任何斑块。头小,颜面微凹,耳中等偏小,耳形直立,腿臀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有力,体质结实。  吉长配套系猪母系体躯长,被毛白色,耳中等大,前倾或微立,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肩宽,背平,后腿及臀部肌肉丰满,四肢结实。  2.猪群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  经过3~4个世代选育,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育种目标。母系猪群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8.8头,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0.91头;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18g,每千克增重耗料3.05kg。  父系猪群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7.62头,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0.42头;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624g,每千克增重耗料3.17kg。  优质杂交商品猪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52g,175日龄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1kg,90kg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达62.3%,肉质良好。  七、繁育体系与推广利用  种猪繁育体系是把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商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体系。它是种猪选育与推广利用于生产的桥梁。吉长配套系猪采用Ⅱ系配套,按繁育体系由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组成的结构要求,吉长配套系猪的父系、母系核心群由军需大学原种场饲养,存栏母系母猪360头,父系母猪40头,均在军需大学种猪场进行继代选育。进行商品猪生产的母猪繁殖群由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户)组成,共10户,每户饲养母猪20~50头,它既纯繁生产一部分母系母猪,还杂交生产一些杂交商品猪;生产群主要由一些养猪大户(30户)组成,每户饲养100~500头,直接从军需大学种猪场或繁殖场购买杂交商品猪,用于商品猪生产。  利用Ⅱ杂交配套的配套系猪,繁育体系组成与运行操作简便,主要加强父系和母系核心群的选育和控制,繁殖群与生产群可根据具体实际灵活掌握,采用中小型规模养猪场(户)自繁自养,利于选育场直接与用户(养猪户)对接,便于推广利用。
随着市场经济和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世界猪种选育已由过去培育单一的品种(系),发展到培育杂交配套系。国外大量配套系种猪进入中国,它促进了中国养猪生产的发展,又使中国猪种资源受到极大冲击。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充分利用国外猪种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优点,利用中国猪种抗病适应性强、产仔数高、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的特性,培育中国配套系猪,促进中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保护中国猪种资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999年、2001年,总后军需部、吉林省科技厅、长春市科技局下达了以军牧1号白猪为母系,大约克夏、杜洛克为父系,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筛选测定的科研任务,确定了以军牧1号白猪为母系、大约克夏猪为父系的二系配套系选育群。通过对母系、父系选育群3~4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吉长配套系猪(最初拟名为长春配套猪)已基本达到了育种目标。  一、选育目标  经过杂交配合力测定筛选,确定杂交配套系种猪两系或三系配套选育群。母系猪群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8~10头,经产母猪窝产仔10~12头;生长肥育期180日龄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2kg以下,90kg体重屠宰时,胴体瘦肉率达60%以上,肉质良好。  父系猪群母猪平均窝产仔7~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9~10头;生长肥育期170日龄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90kg体重屠宰时,胴体瘦肉率达62%以上。  优质杂交商品猪生长肥育期175日龄以下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90kg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达60%以上,肉质良好。  二、杂交配套筛选  国外猪种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但要求饲料及饲养环境条件高,母猪产仔数低、繁殖性能低、肉质欠佳;而中国猪抗病适应性强,母猪产仔数多、繁殖性能强、肉质优良。以国内猪种为母本,国外猪种为父本,通过利用杂交优势和基因互补,培育新品种和杂交商品猪生产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和育种的成功经验。  根据育种场生产实际,确定以新育成品种军牧1号白猪为母本,国外品种大约克夏、杜洛克为父本,通过二元、三元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筛选测定,确定配套系选育群组成方式。  1.不同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测定  经过约军、杜约军、杜长大三种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测定,其日增重分别为752克、740克、756克,杜长大、杜约军三元杂种略高于约军二元杂种,差异不显著。三种杂交猪胴体瘦肉率均在60%以上,肉质良好,差异不显著。但杜约军后代出现一定数量的黑斑、棕斑及花斑,饲养户不欢迎。  2.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测定  为了准确确定母猪繁殖性能,我们测定了不同品种母猪及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经测定:军牧1号、大约克夏、约军二元母猪的产活仔数分别为10.64头、10.77头、10.80头,差异不显著,均高于杜洛克8.32头,差异显著。但是,军牧1号母猪哺育力(21日龄窝重43.54kg,断奶窝重120.32kg),明显高于大约克夏(41.10kg、94.50kg)及二元母猪(40.03kg、102.32kg),这进一步证实了军牧1号白猪抗病耐粗放性,明显优于国外猪种。  根据育种场规模条件,经综合评价分析,确定以军牧1号白猪为母系,大约克夏为父系采用两系配套方式组建配套系选育群。  三、选育基础群组建与群体继代选育  母系选育基础群以军牧1号白猪的三个品系核心群(每个品系存栏基础母猪120头,公猪8头),作为吉长配套系猪的母系选育基础群。  父系选育基础以农安华龙种猪场购入的加系大约克夏(8头公猪、32头母猪),作为吉长配套系猪的父系选育基础群。  群体继代选育所费时间少,可最大限度地缩短世代间隔。为防止近交衰退,控制群体近交系数,我们将每个系(群)继代群的8头公猪和40头母猪分别构成4个家系,每个家系有2头公猪和10头母猪构成。下一世代的公猪从该公猪家系的后代中选留。下一世代母猪在各家系依次循环交替,有效地控制了群体近交系数。母系和父系群体的近交系均控制在8%~12%之内,避免发生近交衰退现象。  四、选种方法  选种的关键是选准。由于猪的生长速度(日增重)、胴体瘦肉率都是高遗传力性状,进行个体选择即可获得较好的选择反应和较快的遗传进展。同时,活体背膘、体尺外貌与胴体瘦肉率呈强相关。因此,我们把生长速度(日增重)、活体背膘、外貌评分作为主选性状,在断奶、四月龄、六月龄,重点在断奶和六月龄进行选择。  断奶阶段重点从大窝中选留重大的个体,以提高生长速度,使窝产仔数逐代有所增加。同时,在体型外貌方面重点选择臀部突出的个体,以突出配套系猪的特点。六月龄是选择的关键。根据供选个体测定数据,将日增重(P1、h12=0.35、W1=0.4),活体背膘(P2、h22=0.5、W2=0.3),外貌评分(P3、h32=0.4、W3=0.3)组成综合选择指数,按个体指数值的大小进行选留。另外,为了保持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产仔数、哺乳力),我们一方面注意从大窝中选留大的个体,窝成活5头以下的所有母猪个体不留种,客观上选留了母猪泌乳性能。另一方面,按家系选择产仔数,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保证了母猪繁殖性能。  五、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  选种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选种方法的准确性,选种方法的准确性又直接受度量方法和测试手段的影响。因此,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是保证选种效果的关键。  1.PCR一步法检测猪RYRI基因  猪应激敏感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隐性纯合状态下易出现应激死亡、肉质变劣;但该基因对猪的肌肉增长和瘦肉率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猪应激敏感基因是当前困扰世界瘦肉型猪育种的一个难题。  为了保证配套系猪猪肉品质,在父系、母系选育过程中,坚持对猪群进行应激敏感基因检测,并建立了简单、廉价、准确的检测猪应激敏感基因的PCR一步检测法。  2.超声波测膘手段的利用  猪的胴体瘦肉率是瘦肉型猪十分重要的经济性状,也是一个对种猪不能直接测定性状。通过选择与瘦肉率相关的性状来提高种猪瘦肉率,是当前选种的一个主要方法。其中背膘是与瘦肉率呈强相关的性状,背膘越薄,瘦肉率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利用超声波进行活体测膘成为一项广泛利用的测试手段。我们坚持对各世代6月龄猪群进行超声波活体测膘,保证了选育效果。  3.综合选择指数  种猪选择提高的性状主要有生长速度(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由于猪胴体瘦肉率不能直接度量,一般通过选择与其存在强相关的性状(背膘、体长、臀围)来提高种猪瘦肉率。这样,6月龄后备猪选择性状有:日增重、活体背膘、外貌评分。为了保证选择效果,我们将这三个主选性状,进行了综合指数选择。  根据日增重(P1)、活体背膘厚(P2)、个体外貌评分(P3)的遗传力分别为:h12=0.35、h22=0.50、h32=0.40,其经济重要性分别为:W1=0.4、W2=0.3,W3=0.3,其综合选择指数为:按个体综合指数值的大小选留后备猪。  六、选育结果  1.体型外貌  吉长配套系猪父系被毛白色,无任何斑块。头小,颜面微凹,耳中等偏小,耳形直立,腿臀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有力,体质结实。  吉长配套系猪母系体躯长,被毛白色,耳中等大,前倾或微立,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肩宽,背平,后腿及臀部肌肉丰满,四肢结实。  2.猪群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  经过3~4个世代选育,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育种目标。母系猪群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8.8头,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0.91头;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18g,每千克增重耗料3.05kg。  父系猪群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7.62头,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0.42头;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624g,每千克增重耗料3.17kg。  优质杂交商品猪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52g,175日龄达9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1kg,90kg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达62.3%,肉质良好。  七、繁育体系与推广利用  种猪繁育体系是把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商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体系。它是种猪选育与推广利用于生产的桥梁。吉长配套系猪采用Ⅱ系配套,按繁育体系由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组成的结构要求,吉长配套系猪的父系、母系核心群由军需大学原种场饲养,存栏母系母猪360头,父系母猪40头,均在军需大学种猪场进行继代选育。进行商品猪生产的母猪繁殖群由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户)组成,共10户,每户饲养母猪20~50头,它既纯繁生产一部分母系母猪,还杂交生产一些杂交商品猪;生产群主要由一些养猪大户(30户)组成,每户饲养100~500头,直接从军需大学种猪场或繁殖场购买杂交商品猪,用于商品猪生产。  利用Ⅱ杂交配套的配套系猪,繁育体系组成与运行操作简便,主要加强父系和母系核心群的选育和控制,繁殖群与生产群可根据具体实际灵活掌握,采用中小型规模养猪场(户)自繁自养,利于选育场直接与用户(养猪户)对接,便于推广利用。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