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novulatory dysfunction uterine bleeding,ADUB)简称功血,以子宫内膜增生症为其主要病理特点。其临床常见且复发率高,为妇科疑(鉴别诊断)、难(难获良效)、重(耗失阴血)、急(大量阴道下血)之证,属于中医“崩漏”范畴。由ADUB异常出血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贫血及心肌损害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更有甚之的是随着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进展,子宫内膜癌发生几率由1%上升至高达30%。因此,积极阻断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链条的中间环节子宫内膜增生症,对于治疗ADUB这一临床常见病,防治子宫内膜癌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多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凋膜止崩方有效部位靶向干预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作用机制研究”(30873354)、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种中药制剂’祛膜止崩软膏’替代手术靶向治疗’功血’的研究”(ZY35)的支持下,经过长达17年的反复摸索、验证,研制出阻断子宫内膜增生症、适合于宫腔应用的中药复方制剂(祛膜止血软膏)。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各种治疗功血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各自的缺陷与不足。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口服治疗周期长、起效慢、疗效不稳定决定了此种方法难以作为主流治疗方式被患者认可。在现代医学治疗功血的手段中性激素、刮宫起效快、止血迅速,但性激素长期应用存在一定副作用,反复刮宫将会无效。子宫切除作为终极选择、根治手段需要承担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失去器官的痛苦。在保留器官的同时兼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又能使不良反应最小化,这将是功血治疗的最佳境界。近年来宫腔治疗祛除子宫内膜已成为治疗功血的一种趋势,包括电切、熨烫、烧灼、微波、冷冻以及宫腔内灌注抗癌药物、止血药物和无水乙醇等。手术效果肯定,不易复发,但同样面临手术相关诸多风险,宫腔药物治疗更是各家报道,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难以推广应用。 祛膜止血软膏就是在借西医之长,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从给药方式和剂型上有所创新,将中医复方制剂置入宫腔,使之与过度增生的内膜充分接触,发挥“药刀”的作用,彻底祛除子宫内膜的新型宫腔用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制不但为功血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更优的方法,特别对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的子宫内膜癌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子宫内膜增生症作为妇科疑难重急病症---功血的主要病理特点及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基础已成共识。阻断正常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链条中的核心环节子宫内膜增生症,是彻底治愈功血和防治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本研究以中药制剂宫腔靶向用药治疗该病,此方法既可达到手术和物理疗法的确切疗效,又可使患者免除手术及物理疗法带来的并发症。本项目通过药学、药效毒理学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确定祛膜止血软膏的药物组成、剂型规格、对子宫内膜的祛除作用及毒性作用;分析祛膜止血软膏祛除子宫内膜、阻抑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内在机制;进行宫腔内应用后临床疗效评价,为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四、创见与创新 1.方剂创新: 新型子宫腔用复方中药乳膏:制剂由鸦胆子、斑蝥组成。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腐蚀赘疣等功效。 2.观点创新: 首次提出中药制剂子宫腔局部应用,完全能祛除子宫内膜而达到治愈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有效避免现代医学治疗EH的并发症和风险,亦改变中医药传统治疗EH疗效不确切和短期复发的弊端。为子宫内膜癌一级预防提供一种中医药干预新思路并丰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3.用药途径创新: 率先将中药制剂直接应用于子宫腔,以提高疗效,降低副反应。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国内尚无同类产品。 五、社会经济效益 2008年对该中药复方进行了剂型改良并开始了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截至2012年共完成了祛膜止血软膏对506例功血患者宫腔局部治疗的观察与随访,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独特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从4年来的应用情况看,使用数量逐年提高,新增利润25.8万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其价廉优效的特点,明显降低了手术治疗功血的比率,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4年节支总额101.2万元,大大节约了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六、历年获奖情况 (1)200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2010年获旧金山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3)2011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优秀论文奖 (4)2014年获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novulatory dysfunction uterine bleeding,ADUB)简称功血,以子宫内膜增生症为其主要病理特点。其临床常见且复发率高,为妇科疑(鉴别诊断)、难(难获良效)、重(耗失阴血)、急(大量阴道下血)之证,属于中医“崩漏”范畴。由ADUB异常出血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贫血及心肌损害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更有甚之的是随着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进展,子宫内膜癌发生几率由1%上升至高达30%。因此,积极阻断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链条的中间环节子宫内膜增生症,对于治疗ADUB这一临床常见病,防治子宫内膜癌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多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凋膜止崩方有效部位靶向干预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作用机制研究”(30873354)、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种中药制剂’祛膜止崩软膏’替代手术靶向治疗’功血’的研究”(ZY35)的支持下,经过长达17年的反复摸索、验证,研制出阻断子宫内膜增生症、适合于宫腔应用的中药复方制剂(祛膜止血软膏)。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各种治疗功血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各自的缺陷与不足。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口服治疗周期长、起效慢、疗效不稳定决定了此种方法难以作为主流治疗方式被患者认可。在现代医学治疗功血的手段中性激素、刮宫起效快、止血迅速,但性激素长期应用存在一定副作用,反复刮宫将会无效。子宫切除作为终极选择、根治手段需要承担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失去器官的痛苦。在保留器官的同时兼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又能使不良反应最小化,这将是功血治疗的最佳境界。近年来宫腔治疗祛除子宫内膜已成为治疗功血的一种趋势,包括电切、熨烫、烧灼、微波、冷冻以及宫腔内灌注抗癌药物、止血药物和无水乙醇等。手术效果肯定,不易复发,但同样面临手术相关诸多风险,宫腔药物治疗更是各家报道,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难以推广应用。 祛膜止血软膏就是在借西医之长,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从给药方式和剂型上有所创新,将中医复方制剂置入宫腔,使之与过度增生的内膜充分接触,发挥“药刀”的作用,彻底祛除子宫内膜的新型宫腔用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制不但为功血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更优的方法,特别对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的子宫内膜癌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子宫内膜增生症作为妇科疑难重急病症---功血的主要病理特点及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基础已成共识。阻断正常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链条中的核心环节子宫内膜增生症,是彻底治愈功血和防治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本研究以中药制剂宫腔靶向用药治疗该病,此方法既可达到手术和物理疗法的确切疗效,又可使患者免除手术及物理疗法带来的并发症。本项目通过药学、药效毒理学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确定祛膜止血软膏的药物组成、剂型规格、对子宫内膜的祛除作用及毒性作用;分析祛膜止血软膏祛除子宫内膜、阻抑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内在机制;进行宫腔内应用后临床疗效评价,为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四、创见与创新 1.方剂创新: 新型子宫腔用复方中药乳膏:制剂由鸦胆子、斑蝥组成。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腐蚀赘疣等功效。 2.观点创新: 首次提出中药制剂子宫腔局部应用,完全能祛除子宫内膜而达到治愈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有效避免现代医学治疗EH的并发症和风险,亦改变中医药传统治疗EH疗效不确切和短期复发的弊端。为子宫内膜癌一级预防提供一种中医药干预新思路并丰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3.用药途径创新: 率先将中药制剂直接应用于子宫腔,以提高疗效,降低副反应。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国内尚无同类产品。 五、社会经济效益 2008年对该中药复方进行了剂型改良并开始了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截至2012年共完成了祛膜止血软膏对506例功血患者宫腔局部治疗的观察与随访,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独特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从4年来的应用情况看,使用数量逐年提高,新增利润25.8万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其价廉优效的特点,明显降低了手术治疗功血的比率,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4年节支总额101.2万元,大大节约了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六、历年获奖情况 (1)200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2010年获旧金山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3)2011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优秀论文奖 (4)2014年获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