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项目来源及立项情况 《基于北斗的物联网定位跟踪通信系统的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来源于广西科技厅2014年科技计划,合同编号为桂科攻14122007-11。本项目为2014年广西科技开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培育与示范之课题方向的北斗导航技术应用产业培育与示范项目。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针对北斗定位系统和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定位模式和回传模式单一以及通用性和兼容性差等问题,围绕项目总体目标要求,设计开发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与通信一体化通用平台的车载终端和数据中心软硬件,实现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通信一体化的通用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需要位置服务和信息采集与控制的车(船)载物联网应用领域。 定位与通信一体化平台主要由车载终端和通信与数据中心设备组成,包括两种形式的一体化车载终端设备、中心前置接收机及通信与控制软件、中心后台数据库及软件等。 定位与通信一体化车载终端采用嵌入式模块化结构设计;定位或相关信息的传输方式以GSM/GPRS/WCDMA为主,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灵活配置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和VHF/UHF数传等其它通信模块,支持自适应多通道回传方式;设备控制核心采用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支持定位、跟踪和通信功能,同时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支持各种物联网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通信与数据中心设备主要由通信收发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以及功能强大的系统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组成,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可根据应用要求开发相应的功能软件。 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外同类设备主要采用单一的GPS定位模式,国内同类设备一般采用单一GPS或北斗定位模式,且功能单一,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系统具有如下的特色和创新性: 1)采用一体化通用平台结构,统一的网络架构,模块化配置方式,有利于降低后续开发的成本和周期; 2)采用2G/3G/4G为主其它通信手段为辅的多通道信息回传方式,克服通信盲区,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采用北斗为主,GPS为辅的双模定位方式,有利于克服单模定位的局限性,更好地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 4)智能外设采用灵活可扩展的模块化结构,按应用场景要求,即插即用,有利于适应各种物联网应用环境要求。 4、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该系统是北斗定位和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应用结合的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位置服务和信息采集控制的应用领域。作为基于北斗卫星的定位与通信一体化通用平台,以该通用平台为基础,按照各种物联网应用要求,结合具体应用目标系统要求,可以快速开发和构建相应的应用系统,可扩展应用到各种需要位置信息服务的物联网应用环境,仅仅需要较少的开发工作就可建立一个稳定、可靠、高效能的满足用户需要的应用系统。 采用以网络化为核心的通信与数据处理通用硬件平台以及通用化和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想,数据通信与控制中心采用通用硬件搭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主要终端功能部分上移,降低对车载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技术要求。因此,在一体化通用平台的设计理念,多通道回传的工作模式和即插即用的外设配置方面具有较好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5、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开发设备可以广泛用于 “车联网”、“船联网”等有定位需求的物联网应用中。以车联网、云计算、卫星导航、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构建政府和行业用户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配合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实现车辆监控、远程防盗追踪、轨迹记录、交通信息查询、紧急救援等功能。行业应用的逐步发展趋势是成为面向全国,涵盖行业、消费类用户的规模化北斗车联网运营服务中心。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产品化以及推广应用的问题,并在推广应用中实现产品的成熟、完善和产业化。
1、项目来源及立项情况 《基于北斗的物联网定位跟踪通信系统的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来源于广西科技厅2014年科技计划,合同编号为桂科攻14122007-11。本项目为2014年广西科技开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培育与示范之课题方向的北斗导航技术应用产业培育与示范项目。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针对北斗定位系统和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定位模式和回传模式单一以及通用性和兼容性差等问题,围绕项目总体目标要求,设计开发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与通信一体化通用平台的车载终端和数据中心软硬件,实现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通信一体化的通用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需要位置服务和信息采集与控制的车(船)载物联网应用领域。 定位与通信一体化平台主要由车载终端和通信与数据中心设备组成,包括两种形式的一体化车载终端设备、中心前置接收机及通信与控制软件、中心后台数据库及软件等。 定位与通信一体化车载终端采用嵌入式模块化结构设计;定位或相关信息的传输方式以GSM/GPRS/WCDMA为主,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灵活配置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和VHF/UHF数传等其它通信模块,支持自适应多通道回传方式;设备控制核心采用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支持定位、跟踪和通信功能,同时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支持各种物联网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通信与数据中心设备主要由通信收发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以及功能强大的系统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组成,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可根据应用要求开发相应的功能软件。 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外同类设备主要采用单一的GPS定位模式,国内同类设备一般采用单一GPS或北斗定位模式,且功能单一,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系统具有如下的特色和创新性: 1)采用一体化通用平台结构,统一的网络架构,模块化配置方式,有利于降低后续开发的成本和周期; 2)采用2G/3G/4G为主其它通信手段为辅的多通道信息回传方式,克服通信盲区,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采用北斗为主,GPS为辅的双模定位方式,有利于克服单模定位的局限性,更好地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 4)智能外设采用灵活可扩展的模块化结构,按应用场景要求,即插即用,有利于适应各种物联网应用环境要求。 4、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该系统是北斗定位和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应用结合的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位置服务和信息采集控制的应用领域。作为基于北斗卫星的定位与通信一体化通用平台,以该通用平台为基础,按照各种物联网应用要求,结合具体应用目标系统要求,可以快速开发和构建相应的应用系统,可扩展应用到各种需要位置信息服务的物联网应用环境,仅仅需要较少的开发工作就可建立一个稳定、可靠、高效能的满足用户需要的应用系统。 采用以网络化为核心的通信与数据处理通用硬件平台以及通用化和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想,数据通信与控制中心采用通用硬件搭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主要终端功能部分上移,降低对车载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技术要求。因此,在一体化通用平台的设计理念,多通道回传的工作模式和即插即用的外设配置方面具有较好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5、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开发设备可以广泛用于 “车联网”、“船联网”等有定位需求的物联网应用中。以车联网、云计算、卫星导航、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构建政府和行业用户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配合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实现车辆监控、远程防盗追踪、轨迹记录、交通信息查询、紧急救援等功能。行业应用的逐步发展趋势是成为面向全国,涵盖行业、消费类用户的规模化北斗车联网运营服务中心。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产品化以及推广应用的问题,并在推广应用中实现产品的成熟、完善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