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0324]西氏鲍引种及杂交育种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厦门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率先引进日本产西氏鲍并成功扩繁,为我国鲍鱼养殖增添了一个新的鲍种。开发出居于领先水平的西氏鲍与盘鲍、皱纹盘鲍种间杂交授精技术,杂交受精率稳定在70%以上。杂交种养殖性能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国内外首次批量培育出西氏鲍与盘鲍、皱纹盘鲍杂交后代,培育出“厦捷1号”和“捷丰1号”2个优良杂交种新品系,杂种优势明显。同时鉴定出杂交种为亲本的实质性杂交。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项目获2008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成果已进行小规模推广,培育出的批量西氏鲍苗和种间杂交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成果可应用于福建以北沿海养鲍产业。杂交鲍由于具有高抗病性和生长迅速等优点,预计在几年内有望形成更大的养殖规模,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率先引进日本产西氏鲍并成功扩繁,为我国鲍鱼养殖增添了一个新的鲍种。开发出居于领先水平的西氏鲍与盘鲍、皱纹盘鲍种间杂交授精技术,杂交受精率稳定在70%以上。杂交种养殖性能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国内外首次批量培育出西氏鲍与盘鲍、皱纹盘鲍杂交后代,培育出“厦捷1号”和“捷丰1号”2个优良杂交种新品系,杂种优势明显。同时鉴定出杂交种为亲本的实质性杂交。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项目获2008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成果已进行小规模推广,培育出的批量西氏鲍苗和种间杂交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成果可应用于福建以北沿海养鲍产业。杂交鲍由于具有高抗病性和生长迅速等优点,预计在几年内有望形成更大的养殖规模,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