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8614]高产优质多抗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山东农业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山东泰安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成果2009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针对花生生产旱害、病害频发,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产量和品质亟待提高等问题,研究了花生产量、抗性和品质等重要性状遗传特征,采用新的育种策略和技术方法,构建了高效育种体系,育成6个"丰花"系列新品种和一批新种质。主要创新如下:
1、育成6个丰产性和抗性突出、优质专用的新品种。在抗病性、抗旱性、耐缺铁、休眠性、含油量、油/亚比等方面有重要突破,增产幅度高达10%~16.8。丰花1号为高产多抗油食兼用型品种,是山东省近30年及全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丰花2号、3号和6号为高产出口食用型品种;丰花4号和5号为高产多抗油用型品种。满足了不同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成为主栽品种。有4个品种创同类高产纪录。4个品种获国家新品种后补助。6个为山东省主导品种。
2、育种理论和技术有重要创新。提出了通过改良花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抗性,平衡源库关系,延缓衰老,促进成熟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利用交替亚种优异基因源改良连续亚种主栽品种的育种策略。研发完善了无损快速检测品质、离体鉴定抗病抗旱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复式鉴定程序等育种技术。建立了适合亚种间杂交实现高产、多抗、优质基因聚合的高效育种体系。增强了育种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3、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创建了SSR分子标记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技术,研发集成5套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和1套栽培管理计算机专家系统,其中3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2001~2008年,6个新品种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江苏6省累计推广5499万亩,其中近三年累计推广3359万亩,2008年种植面积占6省花生面积的33.7%,占全国花生面积的21.31%。累计新增效益90亿元,近三年55亿元。出口创汇5.9亿美元。
该成果2009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针对花生生产旱害、病害频发,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产量和品质亟待提高等问题,研究了花生产量、抗性和品质等重要性状遗传特征,采用新的育种策略和技术方法,构建了高效育种体系,育成6个"丰花"系列新品种和一批新种质。主要创新如下:
1、育成6个丰产性和抗性突出、优质专用的新品种。在抗病性、抗旱性、耐缺铁、休眠性、含油量、油/亚比等方面有重要突破,增产幅度高达10%~16.8。丰花1号为高产多抗油食兼用型品种,是山东省近30年及全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丰花2号、3号和6号为高产出口食用型品种;丰花4号和5号为高产多抗油用型品种。满足了不同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成为主栽品种。有4个品种创同类高产纪录。4个品种获国家新品种后补助。6个为山东省主导品种。
2、育种理论和技术有重要创新。提出了通过改良花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抗性,平衡源库关系,延缓衰老,促进成熟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利用交替亚种优异基因源改良连续亚种主栽品种的育种策略。研发完善了无损快速检测品质、离体鉴定抗病抗旱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复式鉴定程序等育种技术。建立了适合亚种间杂交实现高产、多抗、优质基因聚合的高效育种体系。增强了育种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3、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创建了SSR分子标记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技术,研发集成5套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和1套栽培管理计算机专家系统,其中3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2001~2008年,6个新品种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江苏6省累计推广5499万亩,其中近三年累计推广3359万亩,2008年种植面积占6省花生面积的33.7%,占全国花生面积的21.31%。累计新增效益90亿元,近三年55亿元。出口创汇5.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