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07175]国家二类新药广藿香油软膏的研制与申报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中药、天然药物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中山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是一种最早来源于菲律宾的芳香油植物,现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在中国,该植物广泛分布在广东省和海南省,为著名中药之一。中医利用广藿香治疗中暑发热、头痛胸闷和食欲不振等。近年来,国内外对从该植物叶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一些化学研究,但应用上,广藿香油仅限于香精或香水行业。现有技术或文献没有关于广藿香油抗皮肤细菌的报道,也没有其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记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题关于广藿香的研究工作是在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学药学院生物药剂学实验室(J Millet教授)和药用植物学实验室(JP Chaumont教授,法国药物科学院院士)完成的。   成果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中药所以不能进入国际市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和重现性好的可控指标,包括活性成分含量指标和生物学指标,本项目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和药物学手段研究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本技术的实现是基于发现广藿香油以及氧化丁香烯的抗皮肤细菌、抗皮肤真菌的特点,从而将其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皮肤抗真菌有效成份,用于制备抗皮肤真菌剂。   广藿香油是皮肤癣菌的特异性抑制剂,最小抑制浓度MIC在500(l/L)以下,能用于治疗皮肤霉菌病。按照本技术,以广藿香油作为有效抗真菌成份所制成的药物,为外用药,例如软膏、乳剂和溶液剂等。广藿香油作为配制皮肤抗真菌剂的原料,主要有效成分氧化丁香烯作为制定产品质量的标准,研制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广藿香油或氧化丁香烯对皮肤霉菌病如头癣、体癣、手癣、足癣、甲癣、须癣及趾间糜烂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皮肤霉菌病容易引起细菌的重复感染或细菌感染并发症,或本身就是由真菌和细菌共同侵染造成的,如足癣(香港脚)的致病菌主要是絮状表皮癣菌和各种皮肤细菌。因此,理想的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往往采用具有抗真菌和抗细菌双重特点的药物,广藿香油或氧化丁香烯就是这类新药。再者,由于广藿香油或氧化丁香烯具有悦人香气,对由真菌和细菌染引起的体臭有很好掩盖作用。
  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是一种最早来源于菲律宾的芳香油植物,现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在中国,该植物广泛分布在广东省和海南省,为著名中药之一。中医利用广藿香治疗中暑发热、头痛胸闷和食欲不振等。近年来,国内外对从该植物叶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一些化学研究,但应用上,广藿香油仅限于香精或香水行业。现有技术或文献没有关于广藿香油抗皮肤细菌的报道,也没有其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记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题关于广藿香的研究工作是在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学药学院生物药剂学实验室(J Millet教授)和药用植物学实验室(JP Chaumont教授,法国药物科学院院士)完成的。   成果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中药所以不能进入国际市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和重现性好的可控指标,包括活性成分含量指标和生物学指标,本项目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和药物学手段研究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本技术的实现是基于发现广藿香油以及氧化丁香烯的抗皮肤细菌、抗皮肤真菌的特点,从而将其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皮肤抗真菌有效成份,用于制备抗皮肤真菌剂。   广藿香油是皮肤癣菌的特异性抑制剂,最小抑制浓度MIC在500(l/L)以下,能用于治疗皮肤霉菌病。按照本技术,以广藿香油作为有效抗真菌成份所制成的药物,为外用药,例如软膏、乳剂和溶液剂等。广藿香油作为配制皮肤抗真菌剂的原料,主要有效成分氧化丁香烯作为制定产品质量的标准,研制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广藿香油或氧化丁香烯对皮肤霉菌病如头癣、体癣、手癣、足癣、甲癣、须癣及趾间糜烂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皮肤霉菌病容易引起细菌的重复感染或细菌感染并发症,或本身就是由真菌和细菌共同侵染造成的,如足癣(香港脚)的致病菌主要是絮状表皮癣菌和各种皮肤细菌。因此,理想的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往往采用具有抗真菌和抗细菌双重特点的药物,广藿香油或氧化丁香烯就是这类新药。再者,由于广藿香油或氧化丁香烯具有悦人香气,对由真菌和细菌染引起的体臭有很好掩盖作用。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