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6054]滩地杨树生长规律与造林配套新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介绍:主要技术包括:首次建立了季节性淹水滩地杨树立地质量指标评价系统,以解决滩地淹水时间计算、立地质量评定问题;系统分析了滩地淹水胁迫下的杨树生长规律,建立了滩地杨树造林地的科学分类系统,以确定不同类型滩地能否用于杨树造林以及林种、材种的规划问题;在滩地的治理开发上,针对季节性淹水滩地立地条件特点,试验总结并提出了7项滩地杨树造林配套新技术;在杨树人工林经营利用上,分材种提出了最适造林密度,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了不同密度林分的主伐年龄。技术来源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滩地杨树生长规律与造林配套新技术的研究”,该成果是国家“九五”攻关技术“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及示范”子专题的核心内容,攻关项目合同编号96—007—02—06。市场前景:通过推广成果核心技术,滩地杨树造林保存率、良种壮苗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杂交选育出的5个杨树新无性系与中汉17、Ⅰ—69杨比较,材积增益30%~60%;滩地杨树人工林每年每公顷产材15—20m<'3>,产值6000—8000元,较技术实施前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适用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滩地。推广方式:技术指导、培训与咨询。
技术介绍:主要技术包括:首次建立了季节性淹水滩地杨树立地质量指标评价系统,以解决滩地淹水时间计算、立地质量评定问题;系统分析了滩地淹水胁迫下的杨树生长规律,建立了滩地杨树造林地的科学分类系统,以确定不同类型滩地能否用于杨树造林以及林种、材种的规划问题;在滩地的治理开发上,针对季节性淹水滩地立地条件特点,试验总结并提出了7项滩地杨树造林配套新技术;在杨树人工林经营利用上,分材种提出了最适造林密度,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了不同密度林分的主伐年龄。技术来源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滩地杨树生长规律与造林配套新技术的研究”,该成果是国家“九五”攻关技术“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及示范”子专题的核心内容,攻关项目合同编号96—007—02—06。市场前景:通过推广成果核心技术,滩地杨树造林保存率、良种壮苗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杂交选育出的5个杨树新无性系与中汉17、Ⅰ—69杨比较,材积增益30%~60%;滩地杨树人工林每年每公顷产材15—20m<'3>,产值6000—8000元,较技术实施前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适用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滩地。推广方式:技术指导、培训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