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45210]机械零部件表面主动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机械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近年来表面微加工面临三大共性技术的挑战:一是如何设计优化的表面微观几何形貌;二是如何精确可控地加工出预设的表面微结构;三是相关激光精微加工成套设备研制。项目完成单位围绕上述问题,遵循“理论→设计→加工→性能→装备→工程应用”研究思路,围绕表面形貌设计、精微加工工艺、装备研制与工程应用中涉及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 表面织构主动设计技术:针对典型机械摩擦副,建立摩擦学数学模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法,建立表面织构摩擦学优化设计准则,为典型机械摩擦副提供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典型机械摩擦副表面微织构的主动设计。 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提出“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SPI)特殊的激光微加工工艺方法,研制实现SPI工艺的电控软、硬件系统,获得高效优质可控的微织构表面。提出激光熔凝造型和激光冲击映射诱导成形,开发出两类可控性好、潜在应用价值巨大的凸体形貌织构工艺。 专用微织构加工设备:研制激光微织构生产专机,满足某大型汽车企业发动机缸体加工产业化需求。面向科研院所研制多功能激光织构设备,具有模块化、智能化、多功能、开放式和示教性等特点。 典型应用技术:对发动机关键运动副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处理,实现内燃机燃油耗和机油耗的降低。提出能零泄漏和非接触的跨尺度复合织构机械密封技术,泄漏量为普通机械密封的1/2-1/3,使用寿命提高1-2倍。提出模具表面复合织构主动设计制造技术,材料流动均匀度提高5-20%。在刀具表面关键敏感区域,设置复合织构形貌,实现减摩抗粘。 该项目申请专利4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件,获软件著作权1件,专利实施许可5件,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推动相关制造产品从粗放低端迈向精细高端。相关工作应邀在《中国表面工程》封面进行了推广介绍。
近年来表面微加工面临三大共性技术的挑战:一是如何设计优化的表面微观几何形貌;二是如何精确可控地加工出预设的表面微结构;三是相关激光精微加工成套设备研制。项目完成单位围绕上述问题,遵循“理论→设计→加工→性能→装备→工程应用”研究思路,围绕表面形貌设计、精微加工工艺、装备研制与工程应用中涉及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 表面织构主动设计技术:针对典型机械摩擦副,建立摩擦学数学模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法,建立表面织构摩擦学优化设计准则,为典型机械摩擦副提供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典型机械摩擦副表面微织构的主动设计。 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提出“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SPI)特殊的激光微加工工艺方法,研制实现SPI工艺的电控软、硬件系统,获得高效优质可控的微织构表面。提出激光熔凝造型和激光冲击映射诱导成形,开发出两类可控性好、潜在应用价值巨大的凸体形貌织构工艺。 专用微织构加工设备:研制激光微织构生产专机,满足某大型汽车企业发动机缸体加工产业化需求。面向科研院所研制多功能激光织构设备,具有模块化、智能化、多功能、开放式和示教性等特点。 典型应用技术:对发动机关键运动副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处理,实现内燃机燃油耗和机油耗的降低。提出能零泄漏和非接触的跨尺度复合织构机械密封技术,泄漏量为普通机械密封的1/2-1/3,使用寿命提高1-2倍。提出模具表面复合织构主动设计制造技术,材料流动均匀度提高5-20%。在刀具表面关键敏感区域,设置复合织构形貌,实现减摩抗粘。 该项目申请专利4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件,获软件著作权1件,专利实施许可5件,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推动相关制造产品从粗放低端迈向精细高端。相关工作应邀在《中国表面工程》封面进行了推广介绍。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