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45004]高耐候性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涂料、颜料、油墨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钛白粉有“白色颜料之王”的美誉,广泛用于涂料、塑料、纸张、化纤、橡胶、油墨和化妆品等行业中。钛白粉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其产量和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钛白粉同时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会降解与其复合的有机基体,耐候性较差。工业上通常在钛白粉表面包覆氧化硅、氧化铝膜层,以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由于对成膜过程机制和控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我国钛白粉产品质量长期停留在中低档水平。2008年4月起,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就“高耐候性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展项目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耐候性钛白粉产业化技术。通过深入研究钛白粉包硅、包铝的过程机制和控制原理,突破传统的包膜思路,提出以碱性硅盐和酸性铝盐互为沉淀剂、互为包膜剂,实现致密均匀连续包膜,获得耐候性能优异的钛白粉,消除了包硅过程的酸液消耗和包铝过程的碱液消耗,形成了硅铝复合包膜工艺,大幅度降低了物耗能耗、缩短了包膜时间,简化了包膜过程的参数控制。通过设计反应釜结构,强化反应釜内的微观混合环境和宏观流体流动,构建理想的成膜环境,获得致密均匀连续的包膜。针对复合包膜过程中“滤饼流稀”问题,研究揭示了滤饼触变变稀的流变学机制,通过钛白粉表面修饰有效地解决了“滤饼流稀”问题,形成了高耐候性致密复合膜钛白粉生产技术,在年产4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装置上成功实现产业化,为市场提供紧缺的高耐候性金红石型钛白粉,实现了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转变,产品替代进口,显著提高了钛白行业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耐候性的定量评价是长期困扰钛白粉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目前采用的老化实验如人工老化法和涂层自然气候曝露法等,受自然环境和操作因素影响,误差较大,难以量化评价,且检测时间长(数月以至数年)。本项目根据钛白粉光催化活性导致耐候性差的内在机制,研究确定钛白粉光催化罗丹明B的降解机制和动力学,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用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定量评价钛白粉耐候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了钛白粉耐候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确立了耐候性检测的操作参数、操作制度和误差分析,形成了钛白粉耐候性检测的规范方法,该方法设计科学、快速高效、准确可靠。能够及时反馈产品的耐候性指标,有力地推进了钛白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升级。本项目形成了创新的专利技术 “一种致密复合膜钛白粉的表面处理方法(201010120761.2已授权)”、“一种改进的钛白粉表面处理方法(201210442826.4)”、“一种金红石型钛白粉耐候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201210444640.2)”。本项目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均为本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高耐候性钛白粉生产技术2011年1月实现了产业化,2011-2013年共生产高耐候性钛白粉13.2万吨,净增加利润2015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项目研发的高耐候性钛白粉关键技术,为生产高档钛白粉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显著提升我国钛白粉行业及其下游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钛白粉有“白色颜料之王”的美誉,广泛用于涂料、塑料、纸张、化纤、橡胶、油墨和化妆品等行业中。钛白粉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其产量和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钛白粉同时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会降解与其复合的有机基体,耐候性较差。工业上通常在钛白粉表面包覆氧化硅、氧化铝膜层,以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由于对成膜过程机制和控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我国钛白粉产品质量长期停留在中低档水平。2008年4月起,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就“高耐候性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展项目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耐候性钛白粉产业化技术。通过深入研究钛白粉包硅、包铝的过程机制和控制原理,突破传统的包膜思路,提出以碱性硅盐和酸性铝盐互为沉淀剂、互为包膜剂,实现致密均匀连续包膜,获得耐候性能优异的钛白粉,消除了包硅过程的酸液消耗和包铝过程的碱液消耗,形成了硅铝复合包膜工艺,大幅度降低了物耗能耗、缩短了包膜时间,简化了包膜过程的参数控制。通过设计反应釜结构,强化反应釜内的微观混合环境和宏观流体流动,构建理想的成膜环境,获得致密均匀连续的包膜。针对复合包膜过程中“滤饼流稀”问题,研究揭示了滤饼触变变稀的流变学机制,通过钛白粉表面修饰有效地解决了“滤饼流稀”问题,形成了高耐候性致密复合膜钛白粉生产技术,在年产4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装置上成功实现产业化,为市场提供紧缺的高耐候性金红石型钛白粉,实现了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转变,产品替代进口,显著提高了钛白行业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耐候性的定量评价是长期困扰钛白粉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目前采用的老化实验如人工老化法和涂层自然气候曝露法等,受自然环境和操作因素影响,误差较大,难以量化评价,且检测时间长(数月以至数年)。本项目根据钛白粉光催化活性导致耐候性差的内在机制,研究确定钛白粉光催化罗丹明B的降解机制和动力学,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用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定量评价钛白粉耐候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了钛白粉耐候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确立了耐候性检测的操作参数、操作制度和误差分析,形成了钛白粉耐候性检测的规范方法,该方法设计科学、快速高效、准确可靠。能够及时反馈产品的耐候性指标,有力地推进了钛白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升级。本项目形成了创新的专利技术 “一种致密复合膜钛白粉的表面处理方法(201010120761.2已授权)”、“一种改进的钛白粉表面处理方法(201210442826.4)”、“一种金红石型钛白粉耐候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201210444640.2)”。本项目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均为本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高耐候性钛白粉生产技术2011年1月实现了产业化,2011-2013年共生产高耐候性钛白粉13.2万吨,净增加利润2015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项目研发的高耐候性钛白粉关键技术,为生产高档钛白粉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显著提升我国钛白粉行业及其下游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