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941]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与检测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黑色金属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东北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辽宁沈阳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计算机技术在轧制过程中的不断应用,使现代化的轧钢生产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随着对钢铁材料的性能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正由轧件尺寸形状的预测和力学模拟转到金属组织性能预测和控制上来。通过对微观组织演变和带钢力学性能的软测量技术,可实现轧制变形过程中的精确化和定量化控制,达到优化工艺和成分的目的。
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技术是利用物理冶金学模型,对带钢热轧生产中各种金属学现象,如奥氏体的再结晶,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等,进行计算机模拟,预测出轧后产品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从而实现对产品性能质量的控制和工艺及组分的优化设计。这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涉及到板带工艺学,塑性成型金属学,钢铁材料的物理冶金学和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极强的研究领域。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成功地开发出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与控制技术,并在某钢铁生产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热轧带钢在线性能预报和控制系统有以下优点:
1.可计算预报每条带钢力学性能
可计算预报带钢全长范围内任一部位的力学性能。经连续应用二年的实践证明,对低碳钢、结构钢而言,抗拉强度的标准差为8.5N/㎜2和17.5N/㎜2,其精度对于在线性能预报和控制来说是足够的,证明模型非常适用。
2.大大减少热带的实际取样力学检测量
在低碳钢和结构钢预计力学试样减少40%,而低合金高强度钢减少30%,仅对一个钢种而言,就可大量节约力学检验费用,在年产120万t的低碳钢和结构钢中已有60%使用性能预报力学性能。
3.缩短了生产周期,轧后即可掌握力学性能,不需等待2-3天后的力学检验结果,在工序中取消常规检验,仅抽测检验和修改模型,有助于迅速进入下工序酸洗和切板等,以及提供冷轧用料。
4.有助于钢种优化和新钢种开发
有助于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在线控制,生产出性能稳定、均一的热轧带钢。因此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前景,是轧钢控制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检测样品的数量,甚至可实现无检测交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厂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技术在轧制过程中的不断应用,使现代化的轧钢生产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随着对钢铁材料的性能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正由轧件尺寸形状的预测和力学模拟转到金属组织性能预测和控制上来。通过对微观组织演变和带钢力学性能的软测量技术,可实现轧制变形过程中的精确化和定量化控制,达到优化工艺和成分的目的。
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技术是利用物理冶金学模型,对带钢热轧生产中各种金属学现象,如奥氏体的再结晶,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等,进行计算机模拟,预测出轧后产品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从而实现对产品性能质量的控制和工艺及组分的优化设计。这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涉及到板带工艺学,塑性成型金属学,钢铁材料的物理冶金学和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极强的研究领域。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成功地开发出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与控制技术,并在某钢铁生产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热轧带钢在线性能预报和控制系统有以下优点:
1.可计算预报每条带钢力学性能
可计算预报带钢全长范围内任一部位的力学性能。经连续应用二年的实践证明,对低碳钢、结构钢而言,抗拉强度的标准差为8.5N/㎜2和17.5N/㎜2,其精度对于在线性能预报和控制来说是足够的,证明模型非常适用。
2.大大减少热带的实际取样力学检测量
在低碳钢和结构钢预计力学试样减少40%,而低合金高强度钢减少30%,仅对一个钢种而言,就可大量节约力学检验费用,在年产120万t的低碳钢和结构钢中已有60%使用性能预报力学性能。
3.缩短了生产周期,轧后即可掌握力学性能,不需等待2-3天后的力学检验结果,在工序中取消常规检验,仅抽测检验和修改模型,有助于迅速进入下工序酸洗和切板等,以及提供冷轧用料。
4.有助于钢种优化和新钢种开发
有助于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在线控制,生产出性能稳定、均一的热轧带钢。因此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前景,是轧钢控制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检测样品的数量,甚至可实现无检测交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厂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