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28]具有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用材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厦门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名称
具有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
二、技术概况
创伤、感染、肿瘤及发育异常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常见难题。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合成替代物等。自体骨移植愈合率高但供区有限;同种异体骨移植骨来源广泛却易致排斥反应。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生物陶瓷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诱导作用,但是在制备过程中难于塑性,并且植入体内后可能引起感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
本项目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明胶/生物玻璃"类细胞外基质"骨修复材料,具有:①良好的组织相容性;②利于细胞粘附,并为细胞生长、增殖、分泌基质提供良好的微环境;③生物可降解性与组织生长率相适合;④良好的可塑性和机械强度。
技术成熟程度:
该项目已开展相关研究十多年并已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与日本临床医生合作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材料安全、有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作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支架材料,可用于外伤、肿瘤术后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等。
四、主要设备和总投资
当前制造工业、交通运输和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创伤病人会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空气和环境的污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该技术生产的产品于骨修复临床应用后,将解决一大批病人由于大段骨缺损造成的伤残和截肢,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本项目开发出的组织工程骨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科、五官科、整形科、脑外科、眼科等医学临床学科,应用前景广阔。根据统计全国骨缺损病例为300万/年;对骨修复材料的需求是200万例/年;目前的实际用量为50万/年。在中国市场,骨修复产品为每单位2000元人民币左右。这样每年有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而潜在的市场是40亿元人民币/年。所以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呈上升的趋势
五、项目可供转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具体面谈。
一、项目名称
具有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
二、技术概况
创伤、感染、肿瘤及发育异常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常见难题。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合成替代物等。自体骨移植愈合率高但供区有限;同种异体骨移植骨来源广泛却易致排斥反应。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生物陶瓷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诱导作用,但是在制备过程中难于塑性,并且植入体内后可能引起感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
本项目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明胶/生物玻璃"类细胞外基质"骨修复材料,具有:①良好的组织相容性;②利于细胞粘附,并为细胞生长、增殖、分泌基质提供良好的微环境;③生物可降解性与组织生长率相适合;④良好的可塑性和机械强度。
技术成熟程度:
该项目已开展相关研究十多年并已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与日本临床医生合作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材料安全、有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作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支架材料,可用于外伤、肿瘤术后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等。
四、主要设备和总投资
当前制造工业、交通运输和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创伤病人会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空气和环境的污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该技术生产的产品于骨修复临床应用后,将解决一大批病人由于大段骨缺损造成的伤残和截肢,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本项目开发出的组织工程骨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科、五官科、整形科、脑外科、眼科等医学临床学科,应用前景广阔。根据统计全国骨缺损病例为300万/年;对骨修复材料的需求是200万例/年;目前的实际用量为50万/年。在中国市场,骨修复产品为每单位2000元人民币左右。这样每年有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而潜在的市场是40亿元人民币/年。所以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呈上升的趋势
五、项目可供转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具体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