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甘肃-兰州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机电
擅长能力资料待完善
姜仁滨:教授、男、1937年7月出生,重庆市大足区人。1961年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一直在兰州交通大学从事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同时与本校的王宛珏教授和在西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任教的王晓东副教授合作进行原子物理和应用物理的研究。参加过在上海、北京、长春召开的国际会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退休。
退休前,在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发和应用了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计算程序MCDF(1981),计算出了一系列高离化类氖、类氟和类氮原子的几十个精细结构能级和各能级间的若干E1跃迁波长,用非相对论R矩阵计算程序RMATRX计算出了在阈能附近电子、光子对氖原子的激发截面和氖原子的光电离截面,用加Breit修正和QED修正的多功能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计算程序GRASP(1989),计算出了一系列高离化类氧原子的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能级间E1、E2、M1、M2跃迁的波长、自发辐射几率、受激辐射几率和振子强度。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了若干新的很有可能实现粒子数反转而辐射激光的亚稳态能级。大部份计算结果是当时国际上未曾报导过的。上述原子微观结构的计算结果可为新型高能激光材料的选取,等离子体的诊断和束箔光谱的认别等研究领域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在《NIM B》、《 物理学报 》、《 光子学报 》(英文)、《 核科学与技术 》(英文)、《 中国激光 》、《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系列论文36篇,其中有25篇以上论文被SCI等国际三大权威文摘(至少8篇)和国外著名文摘及美国只读光盘数据库收录。参加了在上海、北京、长春召开的国际会议,有2篇论文刊在会议论文集中,有1篇论文摘要刊在会议论文摘要集中。主持完成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1项。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兰州交通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多次。
退休后,不忍心停止研究,就在新疆大学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在家中同退休的王宛珏教授和在职的王晓东副教授一起,继续对原子结构的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在家中研究条件虽然极差、困难重重,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将GRASP(1989)程序改进和扩展成GRASP(W02)程序(将能计算的最大能级数由原来的30个扩展为4200